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纳米级与微米级二氧化硅粉尘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程度。方法:56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纳米级二氧化硅10.00 mg/100 g、15.00 mg/100 g、20.00 mg/100 g组,微米级二氧化硅10.00mg/100 g、15.00 mg/100 g、20.00 mg/100 g组和对照组;气管滴注二氧化硅粉尘10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纳米级、微米级二氧化硅组大鼠肺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剂量肺脏器系数比较纳米级大于微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切片显示纳米级二氧化硅组肺泡排列紊乱、肺泡间隔增宽,其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微米级二氧化硅组肺组织有典型矽肺表现,肺大量纤维化、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可见明显矽结节。结论:微米级及纳米级二氧化硅对肺组织都有明显的损伤,损伤表现和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某电厂工人肌肉骨骼疾患(MSD)情况,研究性别、年龄、工龄与MSD的关系.方法 采用北欧Nordic MSD调查表对某电厂788名工人进行MSD的问卷调查,取其中从事人事及财务管理等轻体力劳动人员234名为对照组,其余554人为观察组.根据各因素的不同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MSD依次以腰部、颈部、肩部和背部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61.0%、54.0%、46.0%和37.0%,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颈部、肩部和背部年患病率要高于男性,腰部年患病率低于男性(P<0.05);MSD年患病率存在部分工龄和性别差异.结论 工龄和性别是MSD患病率影响因素之一,应采取积极合理的工效学手段进行干预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米级二氧化硅(μm-SiO2)和纳米级二氧化硅(nm-SiO2)粉尘对大鼠肺组织中LIGHT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即nm-SiO2、μm-SiO2各分设10 mg/100 g、15 mg/100 g、20 mg/100 g 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采用气管滴注法对实验组滴注相应剂量的二氧化硅悬液,对照组滴注生理盐水,1次/d,连续2周;造模结束后左心室放血处死,利用RT-PCR方法研究染毒大鼠肺组织中LIGHT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微米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LIGHT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LIGHT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微米组(P<0.05)。结论:炎症早期,LIGHT基因在μm-SiO2和nm-SiO2实验组中表达均增高;二氧化硅粒径越小,LIGHT基因的表达量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黑木耳粉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抗氧化物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染矽尘组、黑木耳粉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共5个组,每组16只,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插管方法给大鼠染二氧化硅(SiO2)粉尘,以喂饲途径给予黑木耳粉,分别于第14、56 d时,采用HE染色对矽肺纤维化病变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羟脯氨酸(HYP)测定法对矽肺大鼠肺内胶原含量进行检测,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肺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14 d时,黑木耳粉各剂量组与染矽尘组相比,病理形态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病理分级减轻1/2级,HYP含量均低于染尘组,高、中剂量组与染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各剂量组均高于染尘组(P〈0.05),MDA含量各剂量组均低于染尘组,高、中剂量组与染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 d时,黑木耳粉各剂量组比染矽尘组病理形态改变均有所减轻,病理分级减轻1/2级,黑木耳粉高剂量组HYP含量仍明显低于染尘组(P〈0.05),高剂量组SOD活性仍明显高于染尘组(P〈0.05),且MDA含量仍明显低于染尘组(P〈0.05)。结论:黑木耳粉能够明显降低矽肺大鼠肺内胶原蛋白的含量,对矽肺组织纤维化有一定的阻抑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SOD的活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6年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为乙肝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至2012年各市级行政单位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运用ArcGIS10.0对其年均发病率进行发病率分布图的绘制,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乙肝的空间聚集性及自相关性.结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地图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发现该病不存在空间聚集,MORAN散点图显示应对阿拉善盟和兴安盟进行重点防控,以减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结论 空间分析技术对乙肝发病空间特征的探讨结果可以为乙肝的有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