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营养性贫血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贫血与造血相关血清微量元素Fe、Cu、Zn、Pb的关系。[方法]测定86例轻度、中度营养性贫血患儿的血清铁、铜、锌、铅含量,并与9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Hb与Pb含量呈负相关(r=-0.37,P﹤0.01),与Zn呈正相关(r=0.20,P﹤0.01);贫血组儿童较健康儿童血清Fe、Zn含量低(P﹤0.01),而血铅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诊治儿童营养性贫血时应注意相关微量元素水平的检查与合理膳食搭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酶联免疫分析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更加适合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实验方法。方法: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滨州市所辖区6县1区出生的活产新生儿154342例,先后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两种实验方法进行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测定;同时进行了两种方法的重复性测试。结果:滨州市新生儿筛查覆盖率为77.39%,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发病率为1∶1513,两种实验方法原血片阳性率、重采血复筛率差异有显著性,CH查出率差异无显著性;酶联免疫分析法重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重复间差异极小,两种实验方法测试结果相关性极高,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两种实验方法皆为新生儿疾病筛查所选择的实验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儿进行系统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 1个月内复查率达 95 %以上 ,2个月内治疗率达98%以上 ,对确诊患者建立病历档案、规范治疗、定期随访 ,并筹措统筹治疗费 ,支持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贯彻 <母婴保健法>,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滨州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滨州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孕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滨州市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用碘量比色法测饮用水碘含量,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尿碘含量。【结果】滨州市新生儿筛查覆盖率72.8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1∶1 533,患儿平均尿碘水平为681μg/L。平均饮用水碘含量为(1 011±413)μg/L。【结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手段,碘摄入量增加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滨州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以下简称CH)的发病特点,提高滨州市CH的诊疗水平。方法:将2001~2007年滨州市确诊的CH病例进行系统性整理、分类,与其他地区进行横向性比较。结果:2001~2007年滨州市共筛查221 834名新生儿,筛检、确诊147例CH患儿,CH检出率为1/1 509。2001~2006年共失访CH患儿30例,平均失访年龄12.5个月,最主要的失访原因为家长缺乏理解及经济原因。结论:滨洲市CH发病率处在较高水平,且呈现越靠近海边地区CH检出率越高的特点;针对CH患儿失访率偏高的问题,需加强教育、宣传,加大投入,巩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市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掌握其动态变化 ,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的营养指导及卫生保健工作 ,现将滨州市市直机关 1982年、1992年和 2 0 0 2年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做以下比较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市直驻滨州市区各托儿所、幼儿园所有 7岁以下在园儿童受检率达 90 %以上。1 2 方法 由滨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检。参照卫生部发放的《中国 0~ 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进行。统一测量方法与量具 ,体检在每年的“六一”前后进行 ,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测量和体检两部分。生长发育测量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四…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筛)是一项提高人口素质的重大措施,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并被迅速推广.然而该项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有着"一次性"和"不可弥补性"的特点,对国内检验界是个新课题.从事新生儿筛查工作的人员必须加强对该项工作特殊性的认识,切实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筛查实验的质量,使新生儿筛查工作顺利发展.先将本实验室2年来从事新生儿筛查质控工作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集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所以其质量控制涉及到网络建立的质控、标本采集的质控、实验室检测的质控及阳性病例随访治疗的质控。其中 ,实验室的质量是关键。因为实验结果是发现患儿的唯一指征 ,并且缺少由临床即时发现实验错误并订正的机会。一旦实验漏诊 ,患儿则失去治疗的时机 ,造成残疾或死亡 ,损失无法弥补。因此 ,保证筛查实验质量至关重要。鉴于新生儿筛查是社会群体性工作 ,样品量大、单调重复性操作多、而真阳性结果很低 ,故对技术人员的素质以及操作上的细节管理要求严格。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otoacoustic,TEOAE)联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婴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TEOAE两次听力筛查未过的1 560例(3 120耳)婴儿,运用TEOAE联合AABR分别在婴儿3个月、5个月时进行听力筛查。结果:在3 120耳(1 560例)中,3个月大时2 652耳通过TEOAE和AABR联合筛查,进入随访阶段;余468耳在5个月大时46耳通过联合筛查,进入随访阶段;422耳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在422耳中,398耳未通过联合筛查,其中149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18耳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231耳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TEOAE通过而AABR未通过的2耳,诊断为小儿听神经病;TEOAE未通过而AABR通过的22耳中,11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11耳听力正常。结论:TEOAE和AABR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减少误诊、漏筛率,有利于听力障碍儿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是婴幼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