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评价其对老年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42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先后分别进行16排螺旋CT测定CACS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9例)和无冠心病组(13例),并对两组CACS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结果 冠心病组CACS(中位数206.79分)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中位数8.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三支病变CACS(中位数327.71分)高于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CACS(中位数分别为154.57、65.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结果为金标准,CACS>400分时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为100.00%(12/12).CACS 11-400分时阳性率为88.24%(15/17).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CACS明显增高,螺旋CT测定CACS对预测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醛固酮(aldosteroen,ALD)及其受体拮抗剂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9、10^-7mol/L)及/或10^-7mol/L SPI刺激系膜细胞24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以10^-9mol/L浓度的ALD刺激系膜细胞不同时间(12h、24h、48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LD促进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特点,SPI能够拮抗ALD的作用。结论ALD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的基因表达,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SPI能够拮抗ALD的作用,从而可能有益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东  孙东立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797-1798
目的:观察股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596例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静置管术,观察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其护理。结果:股静脉置管术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能保证克分的血流量,96%能达到250ml/min以上,每支导符平均留置时间为1个月,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少。结论:股静脉置管成功应用于血液透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与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IgA肾病患者52例,按肾活检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15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其尿中CTGF分泌水平,并检测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及尿β2-MG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gA肾病患者尿中CTGF水平升高,与尿β2-MG呈正相关,而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结论 IgA肾病患者尿中CTGF水平升高,检测尿中CTGF的水平可能成为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醛固酮(AL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基因表达,以及合成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培养于含5% FCS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ALD (10-11、10-10、10-9、10-8mol/L)刺激HK-2细胞48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MMP-1、TIMP-1和FN的基因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 ALD呈剂量依赖性地下调HK-2细胞中MMP-1的基因表达,上调TIMP-1和FN的基因表达,MMP-1/TIMP-1比值降低(P<0.05).ALD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P<0.05).结论 ALD通过调控HK-2细胞中MMP-1和TIMP-1的基因表达,促进其合成分泌FN,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醛固酮(AL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培养于含5% FCS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 -10、10-9、10-8 mol/L)刺激HK-2细胞48 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PAI-1和FN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结果 ALD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HK-2细胞中PAI-1和FN的基因表达,并增加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P<0.05).结论 ALD通过促进HK-2细胞PAI-1的基因表达,并促进其合成分泌FN,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和来氟米特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多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多靶点治疗组联合应用泼尼松0.5mg·kg-1·d-1+环孢素A 2 mg · kg -1· d-1+来氟米特10 mg/d。对照组联合应用泼尼松1 mg · kg -1· d-1+环磷酰胺100 mg/d。治疗8周后泼尼松逐渐减量,每2周减少5 mg ,至10 mg/d停止减量;环磷酰胺总量达10.0 g停药。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血肌酐、血糖及肝功能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血浆清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1.8%,P<0.05);多靶点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9.1%,P<0.05)。多靶点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来氟米特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中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且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血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HSPN病例3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其血清HGF及血尿CT-GF的水平,应用比浊法检测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选用WHO病理分类法进行分级分组,并与血清HGF及血尿CT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SPN患者血清H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在Ⅱ、Ⅲ、Ⅳ级血尿CTGF较对照组升高,在Ⅳ级血清HGF与尿CTGF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SPN患者血清HGF升高,病理较重时血尿中CTGF的水平升高,提示其参与了HSPN的发生发展。测定HGF和CTGF二者相结合可能更有效的评估紫癜性肾炎的肾脏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6 8岁。因上腹不适 3年 ,加重 1月而就诊。体检 :老年女性 ,一般情况可 ,体温血压正常 ,心肺正常 ,右上腹触及一巨大肿块 ,约 2 0cm× 15cm大小 ,质硬 ,活动度差 ,有压痛。上腹部CT平扫 :右上中腹一约 2 0cm× 13cm大小不规则肿物 ,密度不均匀 ,呈分隔状。CT值约 - 88~ 5Hu ,病灶压迫胃、胰、小肠后移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左侧腹直肌内一约 6cm× 3cm肿块 ,CT值 - 70Hu ,CT诊断 :腹腔肿瘤 (考虑为大网膜脂肪肉瘤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圆韧带巨大高分化脂肪肉瘤 ,腹直肌内纤维脂肪瘤。讨论 :肝圆韧…  相似文献   
10.
孙东立 《吉林医学》2010,(24):4024-4025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X线、CT与MR表现。方法:搜集2007年~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0~41岁,平均26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行CT检查者18例,行MR检查者24例。分析上述3种影像检查对骨样骨瘤瘤巢的显示率。结果:在常规X线检查中60例病灶均是一个卵圆形亮区或者是一个圆形的亮区,直径>5~16mm,在病灶的周围出现骨质硬化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中48例可以看到瘤巢。显示率为80%;18例经CT薄层扫描均可清楚显示瘤巢,显示率为100%;24例行MR检查,其中18例可显示瘤巢,并可见瘤巢周围的软组织肿胀,瘤巢显示率为75%。结论:瘤巢能够确诊骨样骨瘤。对骨样骨瘤进行诊断一般首先选择常规的X射线,对瘤巢显示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是CT,其次是MR,虽然MR有某些缺陷,但却可以清楚的显示瘸巢周围的软组织肿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