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预防痴呆和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但目前还没有建立 统一的预防策略或将这些策略付诸实践的运行模式。本文对多领域痴呆预防的现有研究证据进行 综述,这些研究针对的是没有痴呆的人群,同时对多个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进行干预。基于这些研 究,我们推荐将精准风险降低策略实施到脑健康服务(brain health services,BHSs)中。使用医学数据 库(通过PubMed和SCOPUS检索MEDLIN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来选择符合以下标准的相关研究:非药 理学多领域干预(结合两个或多个干预领域),目标人群为非痴呆人群,主要结局包括测评结果提 示的认知功能下降或明确的认知障碍、痴呆症状。进一步的文献检索涵盖以下主题:在多领域预防 研究中评估潜在修饰物对认知功能干预效果的亚组分析,在多领域预防研究中用作替代结局指标的 痴呆风险评分,与脑病理标志物相关的痴呆风险评分,以及与痴呆相关的心血管风险评分。目前多 领域干预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在目标人群、干预的形式和强度、控制条件的选择和结局评价方面 也有较大的异质性,且多数研究都是在高收入国家进行的。临床研究中,干预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 有精确的预判方法,即成功识别最有可能受益的高危人群。目前有一项研究已经开发出降低痴呆风 险的可操作模式。目前尚无关于精准降低痴呆风险干预措施有效性的关键证据,但未来有希望获得。 今后需要更多的长期、多领域随机对照试验来填补当前的证据空白,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 家,以及整合痴呆预防与现有脑血管疾病预防措施的研究。精准降低风险措施作为预防痴呆中最可 能有效的办法,可以在BHSs中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影响神经、免疫炎症及内分泌等方式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即形成肠-脑轴,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异常改变密切相关[1]。膳食营养作为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最大的环境因素,近年来也逐渐被发现影响AD发生发展。我国最新专家共识强调膳食营养等生活方式调节作为AD “零级预防”策略,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整体预后具有重要地位[2]。  相似文献   
3.
Logopenic变异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logopenic variant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lvPPA)是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PPA)的一种特殊表型,临床以进行性单词提取和复述能力损害,但语法、发音及运动语言功能相对保留为主要特征。LvPPA的病理改变多为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Aβ)沉积以及优势半球颞、顶叶皮质萎缩,因此lvPPA通常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种非典型临床表现,提示针对AD的治疗或许对lvPPA有效。然而,AD样病理改变在lvPP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有待阐明,AD与lvPPA之间的直接联系亦未建立。2018年,NIA-AA提出了“ATN”研究框架,为临床早期诊断AD提供了证据。因此,我们报道一例确诊为AD的lvPPA患者,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其颅脑萎缩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探讨lvPPA临床、影像和病理改变与AD的相关性,为lvPP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3岁,主诉“头痛半月,加重伴意识丧失1天”,于2021年8月22日收入外院急诊科。患者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全脑持续胀痛、右侧为著,伴颈部僵硬感,不伴恶心、呕吐,自行口服止痛药后头痛较前未见明显减轻;1 d前突发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无舌咬伤,无口吐白沫,无尿便失禁,3 min后意识转清后不能回忆刚发生的事,无胸闷、喘憋,无言语不清,无肢体麻木无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连续收集2022年6月1日—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且诊断为PSCI的患者36例为PSCI组, 以年龄±1岁、性别相同为匹配条件, 1∶1纳入同期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SNCI)患者36例为PSNCI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完成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并由神经心理评估师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价。采用假设检验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灶部位差异, 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SCI的影响因素,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SCI组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载脂蛋白E(ApoE)ε4基因型以及颞叶、丘脑梗死比例均显著高于PSNCI组(41.7%比13.9%、36.1%比2.8%、30.6%比5.6%、22.3%比2.8%、25.0%比5.6%), ...  相似文献   
6.
睡眠模式随衰老而变化,老年人群易合并入睡困难、睡眠碎片化、白日嗜睡、早醒等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AD)是衰老背景下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与AD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睡眠觉醒障碍,可通过影响脑内淋巴循环代谢,导致β-淀粉样蛋白清除率降低,进而影响AD发生发展。尽管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睡眠障碍究竟是AD发生发展的因还是果仍未可知,睡眠障碍影响AD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仍不明确,AD相关认知障碍患者的睡眠干预及调节策略仍缺乏统一的指导意见。因此,本文综述了衰老与睡眠生理变化、睡眠障碍与AD相关性及睡眠障碍干预与认知改善的最新研究证据,旨在提高人们对睡眠障碍及睡眠调节重要性的认识,以期达到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7.
我们计划开展一项新的脑健康服务(brain health services,BHSs),以实现痴呆一级和二级 预防目标。该服务将对现有的记忆门诊进行补充,重点针对认知尚未受损的目标人群,对其进行疾 病风险分析并制订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而不是疾病晚期的诊断和治疗。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痴呆 主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和遗传危险因素,并讨论了风险评估方法及其他可能的体液和影像生物标志 物。考虑了疾病的一些不确定性和疑难之处后,总结了涵盖多领域的干预措施和风险预测模型,为 BHSs提供了实用指南。根据BHSs用户的年龄、风险等级和可利用的资源对其进行痴呆风险分析。初步 的风险评估应该包含多领域的风险预测方法,对39~64岁的用户,我们推荐心血管危险因素、衰老和 痴呆发生率(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aging,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CAIDE)评分,而对于≥65岁 的用户,我们推荐简要痴呆筛查量表(brief dementia screening indicator,BDSI)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设 计的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指数(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index,ANU-ADRI )。 初步评估还应包括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社会人口、生活方式和健康因素。如果条件允许,应进行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ε4基因型检测和结构MRI。如果初步评估提示用户的痴呆风险低, 那么可以采取低强度的干预措施;如果用户有较高的痴呆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完善更多 的检查。常见的痴呆风险基因一般在晚发型痴呆的中老年人群中进行检测,而较罕见的基因变异型 一般在具有痴呆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有早发型痴呆的人群中检测。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 断层扫描(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DG-PET)或淀粉PET等高级影像学检查 可以帮助高风险人群明确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和病理蛋白的沉积范围。不建议在初步筛查中进行脑脊 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而血液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前需要进一步验证。新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 的进步,提高了我们整合不同数据的能力,风险预测也更加全面。总的来说,通过风险分析、风险告 知、个体化风险干预和改善认知等措施,BHSs有望减少未来痴呆带来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沉默调节蛋白(Sirtuin,SIRT)家族是一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的乙酰化酶,去乙酰化酶以及ADP-核糖转移酶,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基因组稳定性,能量代谢以及细胞寿命的调节。位于线粒体内的Sirtuin家族成员之一SIRT4在与谷氨酰胺代谢相关的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癌细胞具有维持增殖信号、无限复制、激活侵袭和转移以及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特点。DNA损伤后SIRT4过表达可以抑制谷氨酰胺的代谢、调节细胞周期以及维持基因组保真度,从而抑制错误DNA的复制和癌细胞的增长繁殖,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这也使得肿瘤本身及其治疗所致的并发症日益突显。有一类肿瘤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记忆、注意、执行等功能障碍,即肿瘤相关认知障碍(CRCI),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严重降低生存质量。这种由肿瘤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认知障碍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营养干预在肿瘤和认知障碍领域的进展逐渐引起关注,营养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功能等可见相关报道。鉴于此,营养干预或可为改善肿瘤相关认知障碍提供了机会。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营养干预在CRCI中的认识仍比较局限,其影响CRCI的潜在机制仍未可知,因此本文拟总结国内外近10年相关研究证据,试从衰老与衰弱、神经炎症反应、代谢过程、表观遗传学四个方面来探讨营养干预影响CRCI的潜在机制,为阐明营养干预在肿瘤相关认知障碍的潜在应用价值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Logopenic变异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logopenic variant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lvPPA)是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PPA)的一种特殊表型,临床以进行性单词提取和复述能力损害,但语法、发音及运动语言功能相对保留为主要特征[1]。LvPPA的病理改变多为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沉积以及优势半球颞叶及顶叶皮质萎缩,因此,lvPPA通常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种非典型临床表现[2,3]。然而,AD样病理改变在lvPP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