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工作10年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才坚  姚淇  徐静罡  郁宝铭 《中国肿瘤》2002,11(11):652-654
目的:评估上海市卢湾区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十年工作(1991年7月-2001年6月)的方法和效用。方法:在卢湾区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1)建立全区一,二级医院参加的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网络;(2)培训医技人员和对有2周以上肛肠症状的病人推行4项常规检查程序(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大2便隐血主 X线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3)开展社区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4)对大肠癌因症就诊早诊断技术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上海市卫生局,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地1994年起向全市推广卢湾区大肠癌早发现的工作经验。结果:卢湾区建网后组(n=188)大肠癌初发肛肠症状至确诊的持续时间比建网前组(n=54)缩短。卢湾区组和区外对照组南市区组大肠癌的期别构成了有显著差异;卢湾区组早诊断技术换回每个DALY)dissabiity adjuted life year)费用折合727.03美元,属中等成本费用;至1998年,上海市大肠癌早期率达18.5%,较以前的6.5%和7.3%有了提高;健康教育干预后,居民大肠癌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网络是开展大肠癌二级预防工作的有效形式。大肠癌因症就诊早诊断技术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社区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可能对肛肠病人的就医行为产生干预效果,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徐××,男,25岁,扬州人,采煤工人。于1976年5月10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一天晚七时突然感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呕吐数次,大便三次,为溏薄大便。发病前曾饮白酒约一两。既往身体健康,有过几次不规则之“胃痛”发作。无外伤史。体检:体温38.1℃,脉率138次/分,血压90/70毫米汞柱。神清。面色苍白。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均有压痛,以上腹部及右下腹部为甚,伴有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实验室检查及X 线透视:血象,红细胞262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因症就诊检出老年人早期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卢湾区建立大肠癌二级预防网络的10年期间检出106例早期(DukesA期)大肠癌,其中63例(59.43%)为老年人.结果老年组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后5年较前5年显著增加(P<0.05).老年组三项肛肠症状(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块)的持续时间均较中青年组显著缩短(P分别<0.01或<0.05).老年组慢性疾病伴发率达68.25%,较中青年组(16.28%)显著升高(P<0.001),但两组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尽管老年早期大肠癌病人伴发重要脏器慢性疾患比例较高,但只要能早期诊断和治疗,远期疗效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显示。近30年期间男女性大肠癌发病率上升幅度均达到100%以上。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技术是一项可能提高大肠癌早期检出率,并且易于在基层医院推行的大肠癌二级预防的适宜技术。要进一步提高大肠癌的疗效,除了提高大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推行严格规范的大肠肿瘤切除技术外,加强大肠癌患术后的随访和康复指导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近10年间,上海市卢湾区一、二级医院的医技人员。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因症就诊早诊断网络效用的初步评价上海市户湾区大肠癌早发现协作组姚淇,孙才坚,郁宝铭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趁势。大肠癌病人若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其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较高[1,2]。本文就卢湾区建立大肠癌因症就...  相似文献   
6.
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及监测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及监测网络的效用作前瞻性评估.[方法]建立全区一、二级医院参加的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及监测网络;医技人员对有肛肠症状的病人推行四项常规检查程序(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和/或X线气钡灌肠造影);开展社区大肠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由专人负责对检出的大肠癌病人定期随访.并对卢湾区组123例大肠癌患者和对照组(南市区)136例大肠癌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卢湾区组(n=123)大肠癌早期的检出率较对照组南市区组(n=136)提高近19个百分点,两组期别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1);卢湾区组大肠癌5年生存率为57.7%,较对照组的24.3%显著提高(P<0.01);卢湾区组大肠癌累积死亡率为45.5%,较对照组的74.3%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和监测网络是一项可能提高大肠癌早期检出率,延长大肠癌病人生存时间和降低累积死亡率的肿瘤防治技术,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易于在基层医院推行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7.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大肠癌早发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对卢湾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大肠癌早发现的价值进行评估。 [方法 ] 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大肠癌高危人群 ,早期症状和三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工作的重要性 ,促使有肛肠症状的病人及时就医。 [结果 ] 建网后组大肠癌病人初发肛肠症状至确诊的持续时间缩短 ,居民大肠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P <0 .0 1)。另外 ,卢湾区早期大肠癌病人中近 1/ 4系受健康教育启示就医而被及时发现。实施大肠癌因症就诊早诊断技术后 ,卢湾区组 (n =2 2 7)大肠癌早期率达 2 6 .9%。而对照组南市区组 (n =136 )仅为 7.3% ,两组的期别构成有显著差别 (P <0 .0 1)。 [结论 ]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大肠癌早发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 探索城市区级医院开展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工作的成效。 [方法 ] 对 10 2 0例肛肠症状病人采用四项检查 (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 [结果 ] 共检出大肠癌 49例 ,检出率 4.8%。 49例中直肠癌 17例 (34 .7% ) ,结肠癌 32例 (6 5 .3% ) ,其中近侧结肠癌占全部结肠癌的 43.3%。大肠癌分期早期 (A期 )癌 13例 ,占 2 6 .5 %。早期癌位于远侧大肠 (直肠、乙结肠 ) 11例 (84.6 % ) ,位于近侧大肠 (升结肠和盲肠 ) 2例 (15 .4% )。 [结论 ] 随着上海市大肠癌发病趋向近侧大肠的变化 ,采用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高近侧大肠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二级预防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癌二级预防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孙才坚1姚淇2徐静罡3上海是我国大肠癌发病最高的城市。作为中心城区的卢湾区是全市大肠癌高发区之一〔1〕。最近的统计表明,与全市的情况相类似,卢湾区大肠癌诊断时大部分已属Dukes′C、D期,A期率仅为7.1%〔2〕。因此...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的方法和效用.方法①建立全区一、二级医院参加的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网络;②培训医技人员学习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的原理和操作步骤;③对有2wk以上肛肠症状的患者推行四项常规检查[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和(或)X线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④开展社区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本研究以卢湾区建立大肠癌早发现网络前的1989/1990期间各一级医院检出的大肠癌作为内对照组(下称建网前组),以与卢湾区面积相仿、人口数近似的南市区在1991/1994期间区内一、二级医院检出的大肠癌作为外对照组.统计采用卡方x2检验.结果①卢湾区建网后组(n=63)大肠癌三项肛肠症状至确诊的持续时间均比建网前组(n=14)缩短;②卢湾区组(n=327)大肠癌早期(A期)率达26.91%,(A+B)期率59.63%,而外对照组南市区组(n=136)的早期率和(A+B)期率分别仅为7.38%和28.62%,两组大肠癌的期别构成有显著差别(P<0.001).卢湾区组大肠癌手术切除率和根除率均高于南市区组;③卢湾区组早期大肠癌中近四分之一的病例系受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启示而就医.结论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网络是开展大肠癌二级预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社区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能对肛肠患者的就医行为产生干预效果,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