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1.
目的了解2009年甘肃口岸朝觐人员HBsAg和抗-HCV感染状况,对朝觐人员有效的开展乙肝和丙肝的检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口岸2009年度2524名朝觐人员进行HBsAg和抗-HCV的实验室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24名朝觐人员中HBsAg阳性者93例,HBsAg检出率3.68%;抗-HCV阳性32例,抗-HCV检出率1.27%;41~50和51~60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40年龄组(P0.05),61~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41~50年龄组(P0.01)。结论 41~60岁的朝觐人群HBsAg检出的阳性率高,是甘肃口岸朝觐人员中监测传染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1998年7~10月在对兰州航空口岸蚊类的首次调查中,共捕获坟类2亚科4属9种,经查蚊虫活动与气温有关,高峰在7~8月之间,波色库蚊和朝鲜伊蚊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空港口岸地区是否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以及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密度及带病毒情况,为口岸的卫生安全和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方法"和"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在兰州机场不同生境定点连续性观察鼠类的密度、构成,检测鼠带病毒情况。结果兰州机场所在地区历史上及近年均未发现HFRS病人,检测正常人群血清158份未发现隐性感染者。宿主动物监测捕获啮齿类动物3目5科11种1220只,捕获率8.47%,其中室内为4.03%,以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野外捕获率为9.95%,以子午沙鼠、黑线仓鼠为优势种。机场采集鼠肺461份未检出携带HFRS病毒。结论兰州中川机场目前不存在HFRS疫源地。  相似文献   
4.
于1998年7~10月对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地区蝇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了蝇密度随温湿度变化的季节消长及3科7亚科20属38种蝇种名录和种群构成情况.以期为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地区的蝇类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甘肃地区朝觐人员包虫感染患病情况,为进一步保障朝觐人员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甘肃地区申请参加朝觐人员通过临床体检、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确定包虫感染患者,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2 117名体检朝觐人员中检出46例包虫感染患者,包虫感染检出率为2.17%;女性朝觐人员包虫病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不同年龄组朝觐人员包虫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区朝觐人员中包虫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以金昌市最高(10.00%).结论 甘肃朝觐人员包虫病感染率高于全省平均感染率,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朝觐人员包虫病监测,同时探索适合朝觐人员的包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兰州航空口岸啮齿动物种群组成、数量动态及动物流行病学意义,为口岸卫生检疫、卫生监督、传染病监测、鼠害防制及处理口岸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国家鼠疫监测标准(GB16882-1997)对兰州航空口岸啮齿动物进行本底调查。〔结果〕全年共捕获啮齿类动物1479只,隶属3目7科13种。口岸地区存在鼠疫主要宿主动物阿拉善黄鼠、长爪沙鼠、褐家鼠等。褐家鼠也是兰州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密度为3.63只/hm2;小型啮齿类动物的密度为8.47%。鼠密度的高峰期在9月份。阿拉善黄鼠为口岸地区优势鼠种。子午沙鼠、小家鼠、黑线仓鼠、达乌尔鼠兔为不稳定种群;五趾跳鼠为少见种群;褐家鼠是引入种群。〔结论〕兰州航空口岸分布的啮齿动物绝大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宿主动物和敏感动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有极其重要的动物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