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个体化碘对比剂应用方案在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在能谱C T行颈动脉C T A成像的受检者120例,采用序贯设计依次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常规组管电压120 kV ,滤波反投影重建(FBP );低剂量组管电压100 kV ,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余各项扫描参数均相同。常规组对比剂流速5 mL/s ,对比剂用量采用经验值法;低剂量组对比剂流速4 mL/s ,对比剂用量采用个体化方案:碘对比剂用量=(Ttest‐bolus峰值时间+2 s-5 s)×注射速率。所有受检者均采用碘佛醇对比剂(320 mgI/mL )。数据上传至GE AW4.5工作站,行图像重建分析。记录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客观数值,计算信噪比(SNR)等数值,结合主观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碘对比剂用量(57.67±9.44)mL ,低于常规组(68.83±12.80)mL(P<0.001);低剂量组有效电离辐射剂量(1.82±0.00)mSv ,低于常规组(3.08±0.19)mSv(P<0.001);低剂量组颈动脉SNR、对比噪声比(CNR)(51.60±20.50,64.73±24.98)分别高于常规组颈动脉SNR、CNR(31.24±11.18,39.70±13.51)(P<0.001);低剂量组主动脉弓 SNR、CNR (46.40±18.11,59.53±22.57)分别高于常规组(27.21±8.82,35.67±11.11)( P<0.001);2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颈动脉平均CT值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CTA成像中,管电压100 kV结合个体化碘对比剂应用方案,不仅能很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而且能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具有较大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化疗中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多层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中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多层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病例符合确诊标准11例,符合临床诊断89例。结果 CT表观病灶位于双肺89例,右肺8例,左肺3例。病源菌以白假丝酵母菌者最为常见,共5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4例,曲霉菌42例,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无名假丝酵母菌合并烟霉菌1例,曲霉菌合并白假丝酵母菌1例。CT影像学表现将肺部真菌感染分为5型:弥漫型65例,复合型15例,实变型13例,结节或团块型6例,曲菌球型1例。结论多层CT在白血病化疗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观察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血病化疗中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多层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病例符合确诊标准11例,符合临床诊断89例.结果 CT表现病灶位于双肺89例,右肺8例,左肺3例.病源菌以白假丝酵母菌者最为常见,共5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4例,曲霉菌42例,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无名假丝酵母菌合并烟霉菌1例,曲霉菌合并白假丝酵母菌1例.CT影像学表现将肺部真菌感染分为5型:弥漫型65例,复合型15例,实变型13例,结节或团块型6例,曲菌球型1例.结论 多层CT在白血病化疗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观察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