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某医专学生的日常生活应激现状、人格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测量工具对473名学生的生活应激和个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农村、家境属于温饱或困难水平的女生应激水平较高,其中农村贫困生在变化、挫折和压力的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城市的非贫困生;女生在压力、生理和情绪反应方面的生活应激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贫困生在生理、行为方面应激反应较非贫困生强烈,而认知反应则较非贫困生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生活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及人格特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控制人格特征因素后,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结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及女生生活应激水平较高,应注重引导、促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积极应对各种日常生活应激,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喻静昭  胡昌标  林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35-4136
[目的]调查分析某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的现患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某高校442名贫困生,并访谈其中部分对象;资料的分析用SPSS11统计软件包。[结果]贫困生的SDS标准评分为59.49±6.234,高于非贫困生的55.42±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抑郁症患病率分别为34.8%和9.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对SDS标准评分和抑郁症患病率也有一定影响。但父母职业、家庭居住环境却没有影响。[结论]贫困生抑郁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高校应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某医专学生的日常生活应激现状、人格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测量工具对473名学生的生活应激和个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农村、家境属于温饱或困难水平的女生应激水平较高,其中农村贫困生在变化、挫折和压力的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城市的非贫困生;女生在压力、生理和情绪反应方面的生活应激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贫困生在生理、行为方面应激反应较非贫困生强烈,而认知反应则较非贫困生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生活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及人格特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控制人格特征因素后,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结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及女生生活应激水平较高,应注重引导、促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积极应对各种日常生活应激,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就业工作.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某医学专科学校2007届343名毕业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采用SPSS 10.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3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1%.其中,52.6%的毕业生在国家事业单位工作,7.5%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工作,33.4%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工作,6.5%的毕业生无工作单位;68.5%的毕业生从事医学专业技术工作,58.8%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学专业技术工作;60.0%的毕业生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找到工作,23.2%的毕业生自己找到工作,16.8%的毕业生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找到工作;90.3%的毕业生3个月内工作未变,9.7%的毕业生3个月内换岗.结论 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作用不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事医学专业技术工作比例较低,国家应当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