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总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治愈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例49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激素使用总剂量、三氯乙烯接触时间、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黄疸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年龄、性别、治疗前最高体温、皮肤损害类型等基本信息,进行相关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最高体温、总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是影响患者治愈所需甲级强的松龙总剂量的重要因素。治疗前最高体温、总胆红素与激素总剂量呈正相关,血清白蛋白含量与激素使用总剂量呈负相关。通过方差分析发现,皮疹类型对激素总剂量有重要影响。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最有效治疗药物,根据患者最高体温、总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可预测患者治愈所需甲基强的松龙总剂量。  相似文献   
2.
3.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52TCE药疹样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潜伏期为5~122d,平均36.8d。住院前非正规治疗时间为3~20d,平均10.7d。总发热47例(90.4%),皮疹52例(100.0%),ALT或AST活力增高52例(100.0%),剥脱型皮炎37例(71.2%),多型红斑11例(21.2%),重型多形红斑3例(5.8%),大疱表皮松懈坏死症1例(1.9%)。痊愈49例,好转自动出院3例,治愈好转率100.0%。平均住院病程73.5d,使用糖皮质激素平均时间68.9d。结论对接触TCE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或感冒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到TCE药疹样皮炎的可能性。TCE药疹样皮炎除发热、皮疹外,多伴肝功能异常。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正常体检人员65名作为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 TSH、FT3、FT43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统计所有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激素使用总剂量。结果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FT3(2.86±1.56 vs.4.70±0.92 pmol/L)、FT4(8.86±5.15 vs.16.07±3.02 pmol/L)、TSH (1.23±1.28 vs.2.71±1.35 mIu/l),P 均<0.01。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中高剂量激素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激素组:FT3(1.39±0.81 vs.1.39±0.81 pmol/L)、FT4(4.12±2.83 vs.11.81±3.92 pmol/L)、TSH (0.41±0.15 vs.1.75±1.40 mIu/l),P 均<0.01。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降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降粘汤治疗高原环境肺心病高凝血症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降粘汤对46例肺心病高凝血症患者的血生化、血液流变学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降粘汤能明显降低血脂,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0.05或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降粘汤有改善高原环境下肺心病患者的高凝状态,明显减轻发绀,缺氧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经过降粘汤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本征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15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低Hcy组(58例,Hcy10μmol/L),中Hcy组(69例,Hcy 10~20μmol/L)和高Hcy组(53例,Hcy20μmol/L);根据血浆hsCRP水平分为低hsCRP组(55例,hsCRP5mg/L),中hsCRP组(64例,hsCRP 5~10mg/L)和高hsCRP组(61例,hsCRP10mg/L)。测定比较各组的血脂、血糖、肾功能指标以及BPV,分析血浆Hcy、hsCRP水平与BPV的相关性。结果:与低Hcy组比较,中、高Hcy组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13.26±3.09)mmHg比(15.68±3.71)mmHg比(18.39±4.06)mmHg]、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13.12±3.20)mmHg比(15.09±3.73)mmHg比(17.82±3.83)mmHg]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11.29±2.60)mmHg比(13.63±2.74)mmHg比(16.09±2.80)mmHg]均显著升高,且高Hcy组的显著高于中Hcy组的,P均0.01。与低hsCRP组比较,中、高hsCRP组24SSD[(13.35±3.12)mmHg比(16.04±3.69)mmHg比(18.55±4.17)mmHg]、dSSD[(12.96±3.14)mmHg比(15.18±3.81)mmHg比(18.05±3.90)mmHg]和nSSD[(11.08±2.53)mmHg比(13.76±2.85)mmHg比(16.18±3.05)mmHg]均显著升高,且高hsCRP组的显著高于中hsCRP组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H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与24hSSD,dSSD和nSSD呈显著正相关(r=0.294~0.419,(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与收缩压变异性呈显著正相关,血浆Hcy、hsCRP水平监测有助于评估这些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各种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肾病的关系,从而有效地预防及早期干预,减缓终末期肾病的发生。方法选取收治的33例缺血性肾病患者,收集其生活习惯、既往史、家族史、临床资料、合并症。结果缺血性肾病的发生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缺血性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母糖尿病、肺部感染、抗凝治疗、肾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有效地预防及早期干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纠正心功能不全及积极控制感染是降低缺血性肾病和减缓慢性肾衰竭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糖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LR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液传代培养。根据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分组。培养24小时后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TLR2蛋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表达TLR2,高浓度葡萄糖可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TLR2的表达。高浓度葡萄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MCP-1 mRNA显著上调。结论高浓度葡萄糖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TLR2的表达,诱导炎症趋化因子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与痰热清注射液配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153例给予头孢曲松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期只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的15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连续给药一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86.2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1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2%和5.8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4,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痰热清注射液配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小剂量硝苯地平(N)、卡托普利(C)、美托洛尔(M)联合应用(简称小剂量NCM方案)与单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对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240例高血压病患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0天,然后随机分为4组,NCM组120例采用小剂量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联合口服;N组40例单用硝苯地平口服;C组40例单用卡托普利口服;M组40例单用美托洛尔口服。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依次为95.8%、70.0%、75.0%、72.5%,(P均<0.01)。副作用发生率依次为4.16%、22.5%、27.5%、20.0%(P均<0.01),未见明显的电解质、血糖和血脂变化。结论 小剂量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联合可有效提高降压疗效,减少副使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