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发宽  华宁  张同欣  钮炜西  陆宏  肖军  唐雪正  王龙 《心脏杂志》2007,19(6):707-708,712
目的观察红细胞膜脂流动性(LFU)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技术测定外周血红细胞LFU。结果CHF组红细胞LFU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越差,LFU越低(P<0.05和P<0.01)。结论红细胞LFU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HF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组,应用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2周前后,测定血浆、唾液、尿液ANP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浆、唾液、尿液中ANP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高血压组SBP、DBP和血、唾液、尿液中A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唾液和尿液中ANP与血浆中浓度有同样变化趋势。结论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可能是通过抑制ANP的产生和释放的某个环节而发挥其降压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十岁女孩,运动后出现阵发性心慌、胸闷、气短、心动过速二月,因心慌6小时于1991年3月19日第一次急诊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190次/分,律齐,无杂音,血压12.0/8.0kpa(90/60mmHg)。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以及化验ESR、CPK、LDH、GPT、GOT均正常。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心电图(见图1)示心动过速,室率188次/分,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他汀组(B)、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组(C)和联合治疗组(D)。四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连续12周。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药物动员BMSCs人血。D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体BMSCs动员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四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BNP水平检测。结果单独或联合给予自体BMSCs动员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血清BNP水平,其中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自体BMSCs动员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技术研究犬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时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及超微结构改变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明显降低,阻断前为40.952±4.623,阻断1分钟为31.936±4.008.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越明显,阻断15和120分钟时,膜脂流动性分别为27.164±4.204和26.572±3.126(与阻断前比较,P<0.05),阻断240分钟时膜脂流动性为23.374±2.604(P<0.01,与阻断前比较).而在电镜下则见心肌组织学损坏进行性加重,因此,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的降低程度与心肌缺血时间长短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并与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相一致,是反映心肌细胞缺血损伤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弄清心向量图(VCG)横面T环原发性顺钟向运行(顺转)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对118例VCG横向T环原发性顺转者随访10~20年,观察其横面T环转向变化、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片、心脏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原发性T环顺转者中34.8%由顺转变为逆转。98.3%无器质性心血管疾患。结论VCG横面T环顺转与心肌缺血无关,可能同发育有关。T环顺转者易于发生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药物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PCI术后CYP2C19基因突变为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2倍组22例和3倍组23例。常规组75 mg氯吡格雷、2倍组150 mg氯吡格雷、3倍组225 mg氯吡格雷,1次/d。分别于PCI术后1、3、6个月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各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及再发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6个月内,2倍组和3倍组患者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81.8%vs 31.8%vs 21.7%,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倍组和3倍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较常规组显著升高(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血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变异患者增加氯吡格雷药物服用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小板的抑制,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243例CHF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治疗1组(8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贝那普利)、治疗2组(8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贝那普利和环磷腺苷葡胺)。疗程为14d。分别于用药前及给药14d后测定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脏指数(C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VEF、FS、CI显著改善(P均〈0.05),血浆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治疗2组与治疗1组相比血浆BNP浓度进一步降低(P〈0.05),心功能无进一步改善。结论:贝那普利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浓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进一步降低血浆BNP浓度,治疗CHF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唐发宽  华宁  肖军  张同欣  陆宏  王龙 《医学争鸣》2007,28(18):1714-1716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膜脂流动性(LFU)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技术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LFU.结果:CHF组中性粒细胞LFU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越差,LFU越低,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而逐渐升高(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LFU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力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