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I躏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187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和l临床科室分布进行调查,细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依据CLSI最新折点进行评价。结果: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但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到95.2%(178/187)。结论:各级医院应加大细菌耐药性监测力度,遏制细菌耐药性迅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淼  周细坤 《广东医学》2020,41(17):1733-1737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检验科的感染防控经验。方法 检验科根据国家发布的医务人员防护指南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和规范检验科的检查和防控流程,从分区、工作流程设计、防护级别划定、消毒灭菌、医疗废物管理、防护用品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以抗击COVID-19疫情。疫情期间对每个工作人员实行每天监测体温、干咳、发热、乏力、呕吐等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实验室的一般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另外也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 M和Ig G抗体检测,最后还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测。结果 检验科24名工作人员无一人出现COVID-19临床症状,各种检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一人有斑片影及间质改变,更无磨玻璃影等结果。结论检验科如果在分区、工作流程设计、防护级别划定、消毒灭菌、医疗废物管理、防护用品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这样能做到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及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洗手依从性的现状,研究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从而制定手卫生的管理对策.方法 调查基层医院手污染情况、检测医务人员的手携带病原菌的种类,分析其原因.结果 医院医务人员工作中洗手前细菌携带率为100.0%,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36.5%;携带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等.结论 手部污染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索,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理念,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对洗手的认知性和依从性,才能有效的杜绝由手传播的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Uu)耐药性现状,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T2支原体试剂盒对134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Uu检测阳性率为52.7%,Uu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很高,分别为100.0%、98.3%、96.8%;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较高,为59.5%~92.0%;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率仅11.0%和23.5%。结论目前Uu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很高,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要慎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才能提高Uu感染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表面抗原比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前S1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 (Pre S1/HBsAg)滴度比在乙肝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评价。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12 6例乙肝患者 (急性乙肝患者 32例、慢性迁延型乙肝患者 2 8例、慢性活动型乙肝患者 2 6例及无症状HBV携带患者 4 0例 )系列HBsAg阳性血清 2 81份乙肝前S1抗原、乙肝标志物 ;用PCR法检测乙肝患者HBVDNA。分别计算Pre S1、HBsAg吸光度与Cutoff比值 ,再求Pre S1/HBsAg滴度比。结果 HBV存在着三种水平的复制状态 ,Pre S1/HBsAg滴度比高效表达为0 .4 95 6± 0 .2 5 4 7,中等程度表达为 0 .2 6 0 7± 0 .12 2 5 ,低效表达为 0 .1797± 0 .0 6 83,且存在于各型乙肝之中 ,在乙肝患者中Pre S1/HBsAg滴度比下降越早越快 ,病程愈短、预后越好。 结论 Pre S1/HBsAg滴度比是评价患者免疫能力以及抗病毒药物疗效、协助乙肝临床分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