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总结了导管选择对老年病科患者静脉输液的意义,认为由于老年患者疾病复杂、静脉输液导管型号多样,因此,在选择静脉输液导管时应多方面考虑。由于血管导管型号、外周直径、内半径、长度等均对流速有显著影响,对于老年患者选择最合适的导管,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可以降低导管相关的感染、血栓、闭塞等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耳聋(deafness)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阀在26d B(分贝,响度单位)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分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耳聋。依据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传音性聋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5年10月以来 ,共收治老年Ⅱ型糖尿病52例 ,其中并发周围性神经病变48例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中男44例 ,女4例。年龄61~73岁 ,平均67.2岁。病程4~21年。多发性神经病变40例 ,单发性神经病变8例。14例合并肺部感染 ,血氧饱和度降低 ;40例心电图异常 ;大多数患者有血液流变学异常。设对照组20例 ,为1995年10月以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住院病人 ,均为男性 ,年龄60~…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2例,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根据《实用内科学》[1]中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78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40例,女2例,年龄49~84岁,平均66.5岁。对照组36例,男33例,女3例,年龄49~87岁,平均6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伴发病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青霉素皮试阴性,均常规静滴氨苄青霉素5.0g/d,治疗组加用十味龙胆花颗粒(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生产),3.0g/次,3次/d,共7d。每日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患病率,并分析其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纳入60岁以上住院患者213例,通过电子血压计检测踝肱指数(ABI)进行分组:PAD组和非PAD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C-反应蛋白(CRP)、尿酸(SUA)、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胰岛素(FIns)等,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AD的危险因素。结果 213例住院患者中PAD组35例(16.43%);非PAD对照组178例(83.54%)。PAD组年龄、舒张压与非PAD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47、1.53,P0.05);腰围、收缩压(SBP)、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Lp(α)]、载脂蛋白B100(APOB)、HCY、CRP、肌酐(Cr)、SUA、UAER、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4.25、10.08、4.684、.334、.684、.144、.51、2.47、2.206、.29、4.01、3.48、12.09、8.85、15.63,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或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非PAD对照组(t值为6.12、5.93,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UAER、SBP、Lp(a)是影响P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6.43%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PAD,电子血压计测量ABI简单、准确,可用于临床进行PAD患者的筛查。HOMA-IR、UAER、SBP、Lp(a)是加剧PAD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与动态血压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和80例对照组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对比两组间血压负荷、脉压、血压变异、血压晨峰、昼夜节律的差异.结果 颈动脉粥样斑块组血压负荷、脉压、血压变异、血压晨峰、昼夜节律异常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血压负荷、脉压、血压变异、血压晨峰、昼夜节律有关,对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某患者:男, 63岁。因咳嗽、咳痰伴咯血 2月于 1999年 10月 30日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瘀斑、瘀点。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两枚 0.5cm× 1cm之肿大淋巴结,质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或粘连。胸骨无压痛,双下肺可闻细湿罗音,心脏无特殊。腹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阴性。 B超:脾脏中度肿大。全血常规: WBC146.7× 109/ L, RBC5.67× 1012/ L, HGB162g/ L, PLT92× 109/ L;分类: N0.04, L0.48,幼稚细胞 0.48。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细胞系列为主,以原、幼淋巴细胞居多,占 66.5% (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抗心绞痛常规疗法基础上,治疗组30例用降纤酶10u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d;对照组30例用脉络宁3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0d,6d后考核疗效及有关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各为96.66%和70%(P〈0.01),期间治疗组的硝酸甘油用量、镇痛药使用次数较对照组少(P〈0.01和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众所周知,脑出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血糖增高是脑出血病情严重时出现的应激反应,脑损伤后应激性血糖增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对预后的不利影响已被多家文献所证实[1~2].我们对2000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的无糖尿病史的108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进行前瞻性检测观察,其中无血糖增高者70例,并发血糖增高者38例,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增高发生率为35%.两组血糖进行比较,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外周血糖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3年7月至1999年12月,共行胆囊切除术930例,其中按传统方法行胆囊切除术644例,术后又出现类似术前绞痛发作,上腹隐痛不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炎等胆道术后综合征134例,占20.8%,为降低胆道术后综合征发生率,我们同期改进方法行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