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人工流产中3种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减轻人工流产的疼痛,将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以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将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成4组,A组采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C组采用50%N2O/O2吸入麻醉镇痛,D组为常规人工流产对照组。对其疼痛程度、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出血情况、促进宫颈松弛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B、C3组对减轻手术疼痛均有效,与对照组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1);对子宫收缩无不良影响(P>0.05),不增加手术出血量(P>0.05);B、C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1),B、C组镇痛效果相当(P>0.05)。结论:3种镇痛方法均有效,50%N2O/O2吸入镇痛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镇痛效果相当,丙泊酚促进宫口松弛作用稍强,但N2O/O2吸入镇痛麻醉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及肿瘤标志物CAl25联合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364例卵巢肿瘤患者(良性312例,恶性52例),分别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观察二维图像,并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同时用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CA125,术前对卵巢肿瘤进行良恶性的判定,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及肿瘤标志物CA125联合应用对于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6.56%,特异性为98.23%,阳性预测值为97.23%,阴性预测值为98.04%,高于单独的任何一种方法。结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及肿瘤标志物CA125联合应用对卵巢上皮类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后手术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后对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 24例宫颈浸润癌,临床分期ⅡA期肿块直径大于 4 cm、ⅡB期,髂内动脉介入治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对介入后瘤体缩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瘤体明显缩小,宫旁及阴道切缘无癌细胞,手术并发症低.结论: ⅡA期肿块直径大于 4 cm、ⅡB期的宫颈癌介入治疗后手术,虽然盆腔组织黏连率高,但并未明显增加手术风险,且为中晚期的宫颈癌创造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7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孕妇627例为对照组,健康未孕育龄期妇女60例为未孕组。对比3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血清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通过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1.2±2.8μmol/L)高于另外两组,而叶酸水平(645.9±281.4nmol/L)、维生素B12水平(247.2±102.3pmol/L)均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089,-0.108,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维生素B12降低以及年龄增大是不良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维生素B12降低以及年龄增大是不良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孕期保健,对年龄较大的孕妇应加强同型半胱氨酸及维生素B12的监测,预防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23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剖宫产术后2年左右,表现为手术切口部位出现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的痛性包块,随病程发展而增大,部分患者CA125可有升高,有较典型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论:手术切除包块是治疗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剖宫产术中应严密预防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胎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CCAM)的病例特点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5月15日至2018年12月30日分娩的所有CCAM患胎的医疗记录,纳入22例,汇总病例特征、B超扫描特征、CCAM类型、患胎预后等,采用Stata 1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连续监测到14例CCAM患胎肺头比(CVR),3例孕期增大,11例孕期减小或无明显增大,其中1例大囊性CCAM产后完全消失;5例CVR1.6的患胎中有3例CVR2.0,其中有1例出现水肿,CVR2.0患胎预后较好。22例胎儿CCAM中,2例未进行手术干预,4例开放式胎儿手术和7例产时子宫外手术,余下9例行产后切除。2例(CVR3.0)开放式胎儿手术患胎早产肺部发育不完善死亡,对治疗完成并成功存活的20例出现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症状、气胸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患儿,采取早期呼吸机通气和住院治疗,预后恢复良好。结论:CCAM治疗时要对胎儿进行预后监测,CVR阈值为2.0时可能会提高监测的准确性。治疗应根据胎儿的情况和多学科讨论后共同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