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及病程延长,形成糖尿病肾病的因素亦增加。为进一步探讨其变化机制及防治方法,我们对104例血糖控制的 NIDDM 患者及47例正常对照者用放免法测定了运动前后AER。  相似文献   
2.
3.
胸腹水特异性IgM抗体在结核性胸腹水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70例胸腹水抗PPD-IgM抗体,并与抗PPD-IgG抗体作比较,两者敏感性分别为72.9%和92.5%,特异性为96.9%和84.8%。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结核性胸腹膜炎的早期诊断。同时检测抗PPD-IgM和IgG抗体,再结合溶菌酶综合判断,为结核性胸腹水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用胰岛素治疗中有清晨高血糖患者进行血糖夜间定时监测,结果发现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有胰岛素用量不足、黎明现象、Somogyi效应,从而认为糖屎病人清晨高血糖病因应予鉴别,对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指出对Somogyi效应更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氯胺酮持续皮下输注对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PCSA)效应的影响,探讨氯胺酮皮下辅助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拟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均分为四组:K1、K2、K3组分别以0.5、1、2μg·kg-1·min-1持续输注氯胺酮,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均行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比较术后8、24、48h舒芬太尼用量、静息时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8~48h,C组静息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或P<0.01),而K3组显著低于K1、K2(P<0.01);K2、K3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显著少于C组和K1组,且K3组显著少于K2组(P<0.01)。术后四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3组嗜睡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K3组有8例(16%)复视,2例(4%)幻觉。结论氯胺酮1μg·kg-1·min-1可增强舒芬太尼PCSA效应,降低舒芬太尼需求量,且不良反应未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老年病人96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48例。R组1%罗哌卡因1ml,B组0.75%布比卡因1ml。观察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给药前、后相同时间点MAP、HR和SpO2,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药物用量。药物干预及指标观察为双盲。结果R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慢于B组(P<0.05),最高平面中位数显著低于B组(P<0.05),而最高平面出现时间、消退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慢于B组(P<0.05),但平面固定后MB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运动完全恢复时间显著快于B组(P<0.05)。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MAP均低于给药前,但相同时间点两组比较R组显著高于B组(P<0.05)。R组术中辅助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呼吸平稳,SpO2均≥98%。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具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平稳等优点,是老年病人下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安全可行、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下剖宫产手术病人使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预扩容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把50例一般情况良好,即将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PG组)和复方乳酸钠组(RL组),各25例,于麻醉前按15ml/(kg·h)的速度分别输入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15ml/kg,并记录分析预扩容前(开放补液后)、预扩容后(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2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预扩容前、预扩容后Hct、pH、Glu、APTT、PT的变化,麻醉后使用麻黄素的病例、术后低血压病例及输液不良反应,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等。结果麻醉后RL组MAP、HR变化的幅度与其麻醉前及PG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扩容后PG组的Hct、pH、Glu、APTT、PT变化明显(P〈0.05或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麻醉后PG组低血压5例,RL组12例;术后发生低血压在PG组7例,RL组4例;全部病例均无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病人使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预扩容,能有效抵制腰-硬联合麻醉所产生的心血管变化,适量使用不会明显影响血液凝固和提升血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脐以下手术使用骶管持续阻滞并丙泊酚持续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5个月~3岁、行脐以下手术的婴幼儿40例,随机分两组:持续骶麻复合丙泊酚辅助组(A组,n=20)和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静脉全麻组(B组,n=20)。在基础麻醉后:A组用静脉留置针行骶管穿刺胶布固定留置,0.8%~1.2%的利多卡因持续阻滞,丙泊酚4~6 mg/(kg.h)静脉辅助镇静;B组用氯胺酮丙泊酚混合液(1∶1)按氯胺酮30~50μg/(kg.min)微泵持续注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术中、术毕血压(BP)、心率(HR)、呼吸(R)和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生命基础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MBP在诱导至术毕间各时段及HR、R在切皮、术中术毕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而A组则相对较为平稳;A组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行持续骶麻复合丙泊酚镇静在婴幼儿脐以下手术中效果确切,麻药用量少,苏醒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9.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是一种催化腺嘌呤核苷降解的酶.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在核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作了55例正常人脑脊液ADA 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7例结核性胸膜炎与33例肺癌(10例为转移癌)和18例炎性胸膜炎的胸液进行了腺苷脱氨酶活力测定。其中结核性胸液中ADA活力(x±s)为64±37U/L。肺癌和炎症性胸积液为13±9U/L和13±3U/L。结核性胸积液中ADA活力远远高于肺癌和炎症性胸积液中ADA活力,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果提示该测定对结核性和癌性胸液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