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EB病毒感染时表现多样 ,临床上最常见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而EB病毒脑膜脑炎文献报道不多。我科于 2 0 0 2年 10月收治 1例以颅神经损害和神经定位症状为主 ,诊断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的病例 ,现报告如下。患儿 ,男 ,3岁。因“面肌抽搐 3d ,发热失语 2d”急诊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d前突然出现面肌抽动 ,口角歪斜 ,不能伸舌 ,并于发作 3h后出现明显发热、失语、吞咽困难、不能行走并伴嗜睡、反应差等症状。发病次日外院查颅脑CT、脑电图、脑脊液均无明显异常 ,因病情加重由外院转入我院。入院查体 :T3 7 7~ 3…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参数对川崎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并分析其对KD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对确诊为KD病的23例患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即入院发热时及恢复早期即热退1周内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同时测定33例同期年龄相仿发热患儿(非KD及血液系统疾病)以上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KD患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有和无冠状动脉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D患儿PLT、PCT升高,恢复早期较急性期更显著(P〈0.001)。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无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PLT与MPV、PDW呈负相关(r=0.358,0.268Pa〈0.05);MPV与PDW,PLT与PCT呈正相关(r=0.428,0.945Pa〈0.001);MPV与PCT无相关性(r=0.071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对KD诊断有非常重要意义,但是否能以血小板参数变化程度来判断病情恢复程度及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门、急诊手足口病患儿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6例,两纽性别、症状轻重无显著差异。两组均予以利巴韦林及补充维生素和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康复新液口服和外用,与对照纽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5%、总有效率92.3%,对照纽显效率31.6%、总有效率71.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男,5岁。因不规则发热1个月伴左颈、左髋部疼痛20天入院。发病起伴咳嗽、间断性腹痛、腹胀、反复鼻衄。无呕吐、腹泻,无结核接触史,无化学药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卡介苗已接种。体检:T38.2℃,P142次/分,R18次/分,BP 13/8kPa,体重19kg。精神萎糜,皮肤苍白,无出血点。左臀部皮肤可见5×5cm肿块,表面不红,压痛( )。左锁骨上触及3×2cm肿块,压痛( )。心肺(-)。腹部饱满,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阴离子间隙(AG)的临床意义以及和电解质的关系.方法 测定4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阴离子间隙和电解质,分析阴离子间隙变化与电解质的关系.结果 48例患儿与2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高AG与窒息有关(P<0.05),即示窒息复苏后的酸碱紊乱以高AG状态为主,但高AG状态与窒息的程度无关(P﹥0.05).高AG组血Cl-比正常AG组、低A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窒息缺氧乳酸堆积导致AG增高,故治疗时应保证通气、改善患儿微循环,不应盲目补碱.  相似文献   
7.
血、尿β_2-MG及尿NAG测定与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该文通过观察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的变化以评价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对硝基酚比色法对28例窒息新生儿(又分为重度窒息组13例和轻度窒息组15例)和16例正常新生儿血、尿β2-MG及尿NAG同时进行检测。结果:窒息组血、尿β2-MG及尿NAG值[(4.46±1.42) mg/L,(2.69±1.80) mg/L,(13.68±2.01) U/mmol.Cr]明显高于正常组[(2.97±1.24) mg/L,(0.96±0.82) mg/L,(6.12±1.16) U/mmol.Cr](P<0.01)。重度窒息组血、尿β2-MG及尿NAG值[(4.99±1.28) mg/L,(3.86±1.14) mg/L,(13.94±3.82) U/mmol.Cr]高于轻度窒息组[(4.30±1.21) mg/L,(2.93±0.87) mg/L,(9.68±1.27) U/mmol.Cr](P<0.05)。窒息新生儿尿β2-MG较血β2-MG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血、尿β2-MG及尿NAG测定对早期评价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尤其是对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损害定位、预测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洁  伍俊  周传新 《中外医疗》2013,(32):185-186,188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感染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对20例"黄疸,流涕伴脓疱疹"患儿采用梅毒螺旋体胶微粒凝集实验(TPPA)和梅毒血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方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观察组(TPPA或TRUST阳性6例)与对照组(TPPA及TRUST阴性14例)对比两组的心肌酶,肝功,呼吸道症状(鼻炎或喉炎症状),骨骼病变系统损害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在年龄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学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酶学指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骨骼病变系统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梅毒可致多脏器损害,尤以骨骼病变,肝功损害及呼吸道损害多见。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早期常见急症之一,采用快速有效的止血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院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1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