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正>作为脑干部位脑梗死的多发区域,脑桥梗死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较大部分~([1])。孤立性脑桥梗死常伴有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预后。有研究~([2-3])表明孤立性脑桥下部梗死可对患者的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行预测,也有研究~([4])表明孤立性脑桥梗死对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特征对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易感性与大麻素受体1(CB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武汉市汉口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因脑卒中住院接受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和未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各80例,分别纳入应激性高血糖组和非应激性高血糖组。进行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扩增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目标序列并通过测序确定分型结果。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Charlson共病指数评分、脑卒中类型和CAUTI情况。统计患者入院后24 h内空腹血糖(FBG)和血糖不稳定指数(GLI)。统计所有应激性高血糖组入院后7、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应激性高血糖组30 d预后情况。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CAUTI发生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两组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频率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AA基因型频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应激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CSV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168例高血压病合并CSV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CSVD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变性和脑微出血3种类型。根据其(VCI)程度将患者分为无VCI(NVCI)组(99例)和非痴呆性VCI(VCIND)组(69例),比较2组病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差异,并检测2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IL-1)、IL-6、IL-1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水平,研究其发病机制。结果:VCIND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NVCI组[(16. 20±3. 35)分vs (29. 40±5. 74)分,t=13. 650,P 0. 05)];而各组内3种不同类型CSV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NVCI组比较,VCIND组血清IL-1、IL-6、HMGB1水平显著升高(均P 0. 05),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不同类型CSVD人群发生VCIND可能与高细胞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丁苯酞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进展性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联合组采用基础治疗+丁苯酞+巴曲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缺血低灌注区面积、血浆纤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环磷腺苷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环磷腺苷注射液(0.5 mg/kg、1.0 mg/kg、1.5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的改变,并观察梗死组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行为改变;各用药组神经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各用药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TNF-α、IL-6水平也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而三种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环磷腺苷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2019年1月-2023年1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症脑梗死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与未感染组(95例)。分析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比较两组临床资料、MAPK、TLR4/NF-κB通路指标变化,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侵入性治疗、有糖尿病、有意识功能障碍是重症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P<0.05);构建危险因素模型,Logit(P)=-10.377+有侵入性治疗×0.843+有糖尿病×0.648+有意识功能障碍×0.943;绘制ROC曲线,当Logit(P)>12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4,95%CI为0.74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