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院自1989年9月至1993年8月采用改良侧入路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212例,并与传统侧入路接近法记录完整的110例对照,总结如下。1 穿刺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健侧,沿环状软骨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皮胆红素各测定部位与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选择更具代表性的测定部位.方法 分别测定124例新生儿两眉弓连线中点、胸骨第二肋间正中、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及前胫骨正中点的经皮胆红素及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结果 新生儿两眉弓连线中点、胸骨第二肋间正中、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前胫骨正中点的经皮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均呈线性相关(r=0.955,P<0.001;r=0.965,P<0.001;r=0.814,P<0.005;r=0.704,P<0.001).胸骨第二肋间正中部位的经皮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关联性最大(决定系数R2=0.931).结论 新生儿经皮胆红素首次测定部位应首选胸骨第二肋间正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及瘦素抵抗与载脂蛋白(apoprotein,Apo)E基因多态性对肥胖儿童脂质代谢的影响,为肥胖所致相关疾病提供早期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住院确诊及体检时发现的儿童肥胖症患儿99例(研究组)和健康儿童76例(对照组),年龄均为6~14岁.对研究组儿童,再根据瘦素水平分为瘦素抵抗型组 (>9.21 ng/mL,n=71)和瘦素敏感型(<9.21 ng/mL,n=28).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禁食12 h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儿童载脂蛋白E基因型.测定两组儿童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 与对照组儿童比较,研究组儿童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清瘦素水平增高,72%肥胖症儿童存在瘦素抵抗.肥胖儿童中瘦素抵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C显著高于瘦素敏感组,高密度脂蛋白-C显著低于瘦素敏感组.本实验共检出4种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别为E3/3型,E4/3型,E2/3和E4/2型.与健康儿童比较,肥胖儿童ε4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携带ε4等位基因个体中,瘦素抵抗型个体与瘦素敏感型个体比较,具有较高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C浓度.非携带ε4个体中,瘦素抵抗型个体与瘦素敏感型个体比较,具有较高的血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浓度,和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C浓度.携带ε4且瘦素抵抗型个体与非携带ε4且瘦素抵抗型个体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C浓度升高.结论 肥胖症儿童存在瘦素抵抗,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存在变化,二者可明显影响血脂水平,临床上表现为携带ε4且瘦素抵抗型个体更易发生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富氢生理盐水对新生SD大鼠高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 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气对照组、高氧对照组、高氧+氢水组。高氧对照组、高氧+氢水组大鼠置于氧浓度为90%~95%的氧气箱中,高氧+氢水组每日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2次(10 ml/kg),空气对照组、高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次(10 ml/kg),高氧暴露后第1、3、7、10天分别测量各组白介素(IL)-8水平,并观察肺部病理切片。 结果与空气对照组对比,高氧对照组IL-8含量明显升高,且肺部病理切片出现肺出血、肺泡间隔变薄,并出现大量肺泡融合现象;与高氧对照组比较,高氧+氢水组IL-8含量明显降低,病理图示肺出血、肺泡融合明显减少。 结论富氢生理盐水可一定程度减轻高氧对新生SD大鼠的肺部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自1988年10月以来,采用硬膜外腔注药配合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1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2例、女54例。年龄18~72岁。病史2周~12年。根据病史体征、腰椎CT与X线拍片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有5例合并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外显子突变与瘦素抵抗对单纯性肥胖患儿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6~14岁单纯性肥胖患儿102例(肥胖组)及非肥胖儿童83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空腹12 h后抽取2组儿童外周静脉血,常规抽提基因DNA,用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组儿童LEPR基因的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频率进行分析,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2组儿童身高和体质量。结果共检出3种LEPR基因第20外显子的基因型:AA型、AG型、GG型;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单纯性肥胖患儿LEPR基因第3 057位核苷酸G→A突变率增高。AA基因型的肥胖患儿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GG型者,而HDL-C水平低于后者。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患儿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血清瘦素水平增高,79%存在瘦素抵抗。瘦素抵抗组患儿血清TC、TG、LDL-C显著高于瘦素敏感组,HDL-C低于瘦素敏感组。基因型为AA的瘦素抵抗者与基因型为GG的瘦素抵抗者比较,血清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Pa<0.05)。结论单纯性肥胖患儿存在瘦素抵抗及LEPR基因第20外显子基因突变,二者可影响儿童脂质代谢,且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临床表现为LEPR基因第20外显子AA基因型的瘦素抵抗个体更易发生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2岁。因颌面部炸裂伤,眶,鼻及下颌骨骨折急诊入院。体检:意识尚清,烦躁不安。Bpll.9 97/9.331kPa(90/70mmHg),R120次/分。在积极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