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EAW技术在错He畸形固定矫治末期进行精细调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处于方丝弓固定矫治后期遗留局部小开He,上下颌牙齿尖窝交错关系未建立,中线未对齐等缺陷的病例7例,年龄14~24岁,平均年龄17.6岁,采用MEAW技术加颌间弹力牵引,进行咬合关系的精细调整。结果:经过MEAW技术3~6个月的调整,全部病例均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上下牙列建立了正常的覆He覆盖关系和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结论:对于固定矫治末期出现的小缺陷,通过MEAW技术加各种不同方向和力值的颌间弹力牵引,进行牙列的精细调整,能很好地恢复咬合关系,提高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Van.Beek功能矫正器治疗安氏Ⅱ'类早期骨性错( )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应用Van.Beek功能矫正器对12名10-12岁安氏Ⅱ'类骨性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评价疗效.结果: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减小,Van.Beek功能矫正器能在水平方向产生抑制上颌骨生长,刺激下颌骨生长;在垂直方向控制上下颌骨后下旋转,压低上下前牙及伸长下磨牙的效果.结果:Van.Beek功能矫正器治疗安氏Ⅱ'类早期骨性错(牙合),可产生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奶牛副结核病不同病例出现的间隔时间较长,临床记录上呈散发性,实际上在养殖场中是一种传播缓慢的流行性传染病。本文就经萋-尼氏抗酸染色和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基因IS900PCR扩增检测确诊的6例荷斯坦泌乳期奶牛副结核临床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描述,从发病年龄、腹泻症状和体温等方面提出临床诊断依据,以供兽医临床诊断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并探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和矫治机制,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替牙列晚期或恒牙列早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分别于戴矫治器前1周内(T1)、戴Twin—block矫治器后4个月(T2)、矫治结束后1周内(T3)和矫治结束1年后(T4)对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行螺旋CT扫描和多平面图像重建;对Twin—block矫治前后39项头影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1例患者他期髁突矢状位和副矢状位以及大部分患者其他重建平面图像上均显示髁突后上部有生长改建的双轮廓影像;部分患者T2和T3期图像中出现髁突“分叉”的影像。头影测量显示,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Co-Gn增加(5.31±2.10)mm,B—vert.pl增加(3.23±1.39)mm,U1-SN减少(4.73±4.39)°,L1-MP增加(4.65±4.42)°,L6-vert.pl和L6-MP分别增加(4.85±1.18)mm和(2.69±1.48)mm。患者Ⅱ类骨面型改善。结论磁力Twin—block矫治过程中患者髁突后上部发生明显的骨生长改建;该矫治器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Ⅱ类错[牙合]患者有显著的矫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粘接剂对烤瓷瓷面与金属托槽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40个烤瓷瓷面经打磨、氢氟酸酸蚀、冲洗干燥、硅烷偶联剂处理瓷面后,再根据使用粘接剂的不同分为A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B组:单组份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C组:树脂改良型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剂、D组:双组份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将40个金属托槽粘接于烤瓷瓷面,经水浴孵化24 h后测得样本剪切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剪切强度大于其他组(P<0.05),C组剪切强度小于B组(P<0.05),D组与B、C组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可获得最大的剪切强度,树脂改良型光固化玻璃离子粘接剂对金属托槽与烤瓷瓷面的粘接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
犊牛腹泻主要由饲养、管理等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病原共同作用导致,是犊牛繁育过程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为促进基层兽医对犊牛腹泻的认识,规范化应对方案,本文综述了犊牛腹泻的致病原因、防治方案,并针对规模化牛场犊牛数量多、群体大、兽医工作量大的特点,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建立了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的程序化处理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腹泻犊牛的死亡率并减轻兽医工作压力,可供牛场兽医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物和非生物诱导子对丹参毛状根培养生产丹参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晏琼  胡宗定  吴建勇 《中草药》2006,37(2):262-265
目的比较几种生物诱导子〔酵母提取物(yeast ex tract)、寡半乳糖醛酸(o ligoga lacturon ides)、真菌诱导子(funga l e lic itor)〕和非生物诱导子(A g 、Co2 和α-氨基异丁酸)对丹参毛状根培养生产丹参酮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丹参酮。结果生物诱导子一般都能有效地提高丹参酮的产量,不同诱导子的诱导效果之间存在差别。最高的丹参酮产量由100μg/mL的真菌诱导子获得,是对照组产量(0.42 m g/g)的4.7倍。非生物诱导子对丹参酮的诱导能力相对生物诱导子较差,其中50μm o l/L Co2 获得了最高的丹参酮产量(1.75 m g/g),是对照组产量的4.1倍。生物诱导子和非生物诱导子表现出了一定的诱导选择性。所有的生物诱导子都显著提高了隐丹参酮的量而所有的非生物诱导子都选择性地提高了丹参酮Ⅰ的量。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添加的诱导子都没有对丹参毛状根的生长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丹参毛状根培养中添加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诱导子都可以选择性地提高丹参酮的积累,并且不影响毛状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生物诱导子yeast extract和不同非生物诱导子(Ag+,Co2+,α-氨基异丁酸)协同作用对丹参毛状根培养生产丹参酮的影响。方法:在丹参毛状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诱导子及诱导子组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种主要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yeast extract与各非生物诱导子在不同浓度下的组合对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都发挥了较好的协同诱导作用,而对隐丹参酮的协同诱导效果不显著。其中,yeast extract和Ag+(300μmol.L-1)协同作用获得了最高的丹参酮Ⅰ产量,是对照组含量的13.9倍,诱导协同作用系数为3.0。yeast extract和Co2+(100μmol.L-1)协同作用获得了最高的丹参酮ⅡA产量,是对照组含量的14.5倍,协同作用系数为2.1。yeast extract和α-氨基异丁酸(200μmol.L-1)的组合是唯一一个比单个诱导子更有效地提高了隐丹参酮产量的组合,隐丹参酮的产量达到1.28 mg.g-1,是对照组含量的30.3倍,诱导协同作用系数为1.3。结论:利用生物诱导子yeast extract和不同的非生物诱导子进行协同作用,其诱导效果比单独使用某一种诱导子的诱导效果更好,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吴茱萸碱超分子复合物(EVO-PLC),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方法:以吴茱萸碱(EVO)和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验证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用Weibull模型拟合法和相似因子(f2)法考察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动力学。结果:超分子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磷脂与吴茱萸碱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1,吴茱萸碱的反应浓度为1.5 mg·mL-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 h;最优工艺的复合率为(92.01±0.11)%,粒径为(248.03±9.15)nm,Zeta电位为(-24.68±3.97)mV;薄层色谱法提示吴茱萸碱与磷脂复合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紫外光谱法提示吴茱萸碱与磷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非简单的物理混合,溶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吴茱萸碱磷脂复合物的溶出符合Weibull模型,相似因子(f2)法结果表明EVO通过与磷脂复合促进了EVO的体外溶出。结论:本文制备得到了工艺简单、复合率较高的吴茱萸碱超分子磷脂复合物,通过制备磷脂复合物大大增加了吴茱萸碱的体外溶出。  相似文献   
10.
microRNA是一类长22个核苷酸左右的进化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小分子。自1993年Lee等发现第一个被称为lin-4的microRNA以来,研究者对microRNA的生物合成、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人们已经鉴别出500多个人类microRNA,它与RNA干扰(RNAi)一起被认为是RNA研究的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