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选择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建立血液净化通路。方法采用16G套管针直接动、静脉穿刺留置(A组),与16G内瘘针直接穿刺(B组)在血流量及血流稳定程度等方面比较。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6%,血流量(150~250ml/min)及血流稳定程度98·1%,均优于B组。结论对各种急性肾衰、毒物、药物中毒、慢性肾衰内瘘手术不成功等急需血液净化又需短时间内多次透析的患者,应用16G套管针直接动、静脉穿刺留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间期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14225例次血液透析,于透析间期出现急性左心衰竭126例次的诊治过程。结果:本组病人于血液透析间期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0.86%,抢救成功率88.9%。结论:使用紧急的血液透析治疗,快速超滤体内水分,疗效确切迅速,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左心衰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发生率,确保透析的安全性,提高透析治疗效果。方法:对血液透析前、中、后期发生失血的常见操作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失血措施。结果:规范血液透析各环节的护理常规,降低意外失血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结论:通过实施预防患者失血的规范护理操作,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由操作问题带来的损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4K(SCL-90)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60例ESR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时心理治疗12周后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与5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ESRD患者存在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各因子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达82.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心理障碍较严重,心理干预可改善ESRD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457例次尿毒症并急性肺水肿的透析护理吴南娇,王伟鸿,胡映平,刘少芬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1990年10~1995年9月共救治尿毒症并急性水肿患者127例,采用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透析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  相似文献   
6.
莫菲氏管下大量空气排出的两种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南娇  吴玩如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114-2115
目的:探讨一种排出莫菲氏管下大量空气的更有效方法。方法:设定几个长度的空气段,用输液管缠绕手指法和传统下排法两种方法对各个空气段各排气5次,通过对损失液体量、成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上排法损失液体量明显少于下排法,空气段越短,上排法成功率越高。结论:上排法操作简便、快捷、能避免污染和浪费药液,60cm以下空气段均可采用上排法。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血液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203例,共9820例次血液透析。520例次发生低血压,125例次发生心律失常,265例次发生症状性高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20例次发生管道凝血,5例次发生出血症状。经积极处理后低血压的495例次血压升高,可继续血液透析,25例次低血压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心率失常的96例次症状消失,29例症状持续,需提前结束血透;高血压的210例次血压下降20mmHg~50mmHg/10mmHg~30mmHg,55例次血压下降不明显,85例次肌肉痉挛症状消失,5例次肌肉痉挛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20例次出血症状及5例次管道凝血均可继续透析。结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命线,如果血路建立困难,血液净化便无法进行。通过多年的学习探索及实施,从lop年12月开始至IM年6月,我们对239例患者分别采用16G套管针直接动、静脉穿刺,16G内疚针直接穿刺建立血液净化通路进行对照,结果表明采用16G套管针直接动、静脉穿刺效果佳。1临床资料总病例239,其中男141例,女%例,年龄7-ed岁,患各种急慢性肾衰143例,各种毒物药物中毒po例,采用16G套管针直接动、静脉穿刺139例,留置针最长达ZI天,血液净化次数最多达!3次,除1例留置时间长,出现浇动脉穿刺周围轻度肿胀,血流量减少l机…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血液净化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操作失误现象,分析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可能后果,并提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减少以至杜绝此类失误,确保血液净化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过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5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肿瘤石蜡标本进行PCNA和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CNA和PTE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肿瘤细胞均有表达,两者在细胞癌变过程显示不同的分布模式,即PCNA蛋白表达逐渐升高,而PTEN蛋白表达则逐渐下降。结论PCNA和PTEN蛋白表达的改变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PCNA表达增加和PTEN表达缺失可能是一个有用的生物学标志和提示乳头状瘤病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