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君  霍中华  储著凌  吕盛  尹鹏  宋博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72-1073,101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7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SP60和MMP-9的含量,并与大肠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大肠癌组治疗前血清HSP60和MMP-9均增高,与大肠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血清HSP60和MMP-9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血清HSP60和MMP-9则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HSP60和MMP-9的水平明显升高,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HSP60和MMP-9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30例重度火焰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ALT、AS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有效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86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同期根治性切除者平均生存期34.07个月,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2.43个月,单纯结肠造口平均生存期5.6个月. 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可切除性,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老年大肠癌肝转移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可行的,也是最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颜洪  吕盛  刘文  汪仕良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2):1589-1591
目的 通过比较烧伤病人早期肠内喂养含MCT/LCT与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对烧伤后高代谢的不同影响 ,探讨MCT/LCT改善烧伤后代谢状态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 3 0例TBSA >3 0 %的烧伤病人 ,并随机分为两组 ,一为Fresubin75 0MCT组 (F组 ) ,即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Fresubin 75 0MCT ;另一组为Nutrison组 (N组 ) ,即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于伤后 2 4h内进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 ,共支持 10d。在PBD1、4、7、10分别观察了两组患者影响代谢的严重因子的变化情况 (包括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皮质醇。尿 3 -甲基组氨酸排泄率 )。结果 烧伤后机体分解代谢增加 ,两组相比血浆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差异 ;F组患者血浆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浓度的比值明显升高 ,尿 3 -甲基组氨酸排泄率及血浆TNF明显下降。结论 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只含LCT者 ,能促进烧伤后机体合成激素的分泌 ,减少肌肉蛋白分解排出量 ,从而改善烧伤病人代谢状况 ,并有利于提高全身营养及免疫状况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低热量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可切除肝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第2 d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免疫和营养指标.结果:HEN组术后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下降幅度小,CD3和CD4/CD8易恢复至术前水平,与H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EN支持有利于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病人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由于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存在,增加了术中、术后出血及肝衰竭的危险,早期被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随着LC技术的发展,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1997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腹腔镜对胆囊结石合并不同程度肝硬化80例进行胆囊切除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霍中华  吕盛  胡君  储著凌  宋博  尹鹏 《腹部外科》2008,21(6):344-345
目的探讨对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4月-2008年5月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580例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完成手术528例,手术成功率为91.0%;中转开腹52例,中转率为9.0%。全部病人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病人可常规行L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携带微小RNA136(mir136)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观察外源性mir136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中钙结合蛋白S100A6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提取人肾上皮HEK293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mir136前体序列的DNA片段并构建重组载体,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转染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转染后48h,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mir136含量变化,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100A6蛋白的表达;转染后24和48h,采用CCK 8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转染后48 h,以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mir136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CT116细胞.转染后48 h,重组载体转染组HCT116细胞内mir136相对表达量高于未转染组(P<0.01),而S100A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则低于未转染组(P<0.01).同时,重组载体转染组HCT116细胞增殖活性较未转染对照组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则较未转染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 Mir136可能通过抑制S100A6基因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活性,同时引起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MS-275对肠癌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S-275对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实验检测MS-275对肠癌细胞Caco-2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MS-275处理后,Caco-2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8μmol/L的MS-275处理细胞48h,其对细胞活性抑制率高达54.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MS-275处理后,Caco-2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8μmol/L的MS-275处理细胞24h,细胞侵袭率降低至15.70%,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7的蛋白表达随着MS-275的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8μmol/L的MS-275处理细胞24h,与对照组相比,MMP-7蛋白表达量降低至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275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Caco-2的增殖活性;MS-275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Caco-2中MMP-7蛋白表达量;MS-275通过抑制MMP-7蛋白的表达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Caco-2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为后续进行体内相关研究打好基础.方法:将知母皂苷B-Ⅱ与聚乳酸(PLLA)按照不同比例制成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LC-MS/MS 检测方法对纤维膜理化性质表征、生物相容性、缓释性能等进行测试;采用CCK-8法检测载药纳米膜缓释药物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2%的知母皂苷B-Ⅱ浓度为最佳载药浓度;在制备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的过程中,静电纺丝技术能保持两种组分各自的化学特征及物理性质;知母皂苷B-Ⅱ对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两者相容性较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可有效释放知母皂苷B-Ⅱ,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在48 h、72 h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通过缓释药物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