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环境和食物中,1982年Druckrey等首先报告,该化合物对多种动物显示强烈的致癌作用。其后Sandar等报道胺和亚硝酸可在机体内生成亚硝胺,自此引起食品卫生学界的关注。有人曾按各种食物的分析值,用数据处理机推断N-亚硝基化合物的摄入量。本文报告日本人平时饮食中,摄入N-亚硝基化合物的程度,以及含大量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驱物质的食物,经混合、加热后N-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在公元前几世纪已有记载,人或动物感染发病大体上百分之百死亡。它是极危险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日本早年大力实施预防注射、检疫、捕捉野狗等措施,直至1957年消灭本病,从此人们对本病逐渐丧失警惕,不少国家狂犬病发病在增加,每年又有大量玩尝动物进口,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效力,终归是作用于细胞实现的,对此,看来没有不同意见。药物分子主要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起作用,这也已成为现代药理学的常识。基于这些设想,可将处于寒热平衡状态的细胞表示如图一。图二表示寒药热药分别作用于该细胞的情形。尽管寒药和热药发挥了各自的效能,但在细胞外难以观察其作用过程。图三为阳盛状态的细胞模型图;图四表示寒药、热药作用于该细胞模型的情况。阳盛状态的细胞,由于需要平衡内环境,寒药受体增加,热药受体减少。即使给予等量的寒药和热药作用于这种细胞,该细胞对寒药的摄取也占优势,结果恢复寒热平衡状态。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