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3年流行病学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大规模接种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了连续3年的流行病学效果研究,结果:接种组发病1例,发病率为8.77/10万;对照组发病12例,发病率为46.29/10万,保护率为81.0%,效果指数为5.26,结论: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母婴血清麻疹抗体配对调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卫生防疫站(157011)郑仁淑,王彦玲,郝国利,吕昌武,马怡苑崇凯(指导)为了解牡市产妇及新生儿血清麻疹抗体水平及相关关系,控制婴儿麻疹的发生,我们在牡丹江市妇产医院随机抽部分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了血清麻...  相似文献   
3.
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暴发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5日,牡丹江市发生中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病学生20例,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及病原学检验,证实这是一起由于食用了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米饭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及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布鲁氏菌感染状况,进一步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依据GB 15988-1995《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虎红试验为阳性,同时SAT试验1∶100(?荻)及以上者,判定布鲁氏菌血清检测阳性。结果 2007年牡丹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检测门诊共检测126人,感染率为38.89%; 以职业性接触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为48.83%,其次是食源性接触感染,感染率为21.43%;不同病因的布鲁氏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06,P0.01);血检男性93人,阳性率44.09%;女性33人,阳性率24.24%,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2.27,P0.005),男性的布鲁氏菌感染率高于女性。结论 2007年牡丹江市布鲁氏菌病门诊血检阳性率高达38.89%,明显高于近年来的调查结果。应及时建立严格的牲畜检疫制度,倡导需产品接触人群来取有效的个人布病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状况,提高消毒效果和质量。方法: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器械、使用中消毒剂及医院污水等进行监测。结果:2005~2007年牡丹江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检测共采样3484件,合格3165件,平均合格率为90.58%;各年度平均合格率依次分别为88.98%、89.65%和93.12%,呈逐年上升趋势;3年平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P〈0.005);不同检测项目中以医院污水的平均合格率最低,为68.27%,灭菌器械的平均合格率最高,为98.86%,不同检测项目的平均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95,P〈0.005)。结论:牡丹江市医疗卫生机构近3年的消毒工作质量呈上升趋势,提示消毒工作正逐步完善。但是,医院污水消毒效果尚存在问题,空气、医务人员手的消毒质量有待提高。建议通过加强消毒知识培训、监督、监测及现场指导等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量铝的测定方法。方法:共振光散射衰减法。结果:在pH值5.5,0.25mg/LDNA及40mg/L组蛋白条件下,扫描光谱显示最大光散射波长为332.8nm,铝离子浓度在0.54-4.86mg/L范围内,和光散射强度呈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10.9-0.0189X,回归系数为0.998,回收率在92%-106%。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适合进行微量铝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乙型肝炎保护率(HBsAb),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2002年7月对牡丹江市1-10岁儿童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儿童1595人,乙肝疫苗接种率10096,首针及时接种率74.6796,检出HBsAg阳性20人,携带率为1.25%,HBsAb阳性率为61.42%。提高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率是降低乙肝病毒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