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味地黄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妍  王新  唐方 《中草药》2005,36(9):1379-1380,14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DN的手段。如何有效地治疗DN,延缓肾脏功能减退的进程,是广大临床医师必须面对并急待解决的难题。本课题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制剂对DN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旨在阐释中医经典方药延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艾曲波帕联合用药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以艾曲波帕联合其他药物为干预措施治疗成人ITP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龙柴降血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 的有效性、抗凝作用和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羟基脲1.0 g/d或短效干扰素900万 U/w或长效干扰素180 μg/w,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组在此用药基础上加用龙柴降血方。治疗周期为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10)评分、有无疾病进展及血栓形成或出血事件。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数(CI)、血栓最大振幅(MA)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并观察龙柴降血方的抗凝作用。应用血栓弹力图中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AA抑制率,评估ET患者是否存在AR以及龙柴降血方对AR的影响。结果 72例患者中,7例患者脱落,可评价患者65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升高,PLT计数及MPN-10积分下降(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疾病进展及血栓或出血事件。两组患者中,29例(44.62%)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对照组14例,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高凝状态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AR发生率为46.15%(30/65),对照组16例,观察组1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A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龙柴降血方能有效地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细胞计数,改善症状,提高有效率,并能改善ET患者高凝状态和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妍 《陕西中医》2009,30(2):218-21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用于治疗外感伤寒而误下,邪热内陷,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复杂症情而设。它集大、小柴胡桂枝汤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于一方,对上、中、下三焦之余邪、积热、肝郁、气滞、痰结所致之疾均有治疗作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虽然包含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大部分药味(无甘草),但二者在临床应用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吕妍 《中外医疗》2012,31(21):56+58-56,58
目的讨论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的治疗体会。方法对于我院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11例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5-29个月,按Kenwright和Taylor标准评定疗效:优2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1%。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及手术复位,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降低了创伤性关节炎及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口服砷剂青黄散与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收治的MDS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青黄散组32例和地西他滨组22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总生存期。结果 疗效方面,青黄散组和地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与总体改善率分别为12.5%(4/32)、25.0%(8/32),地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与总体改善率分别为22.7%(5/22)、50.0%(11/22),两组的总缓解率与总体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P=0.083);但青黄散组的中位生存期(40个月)较地西他滨组(20个月)明显延长(P=0.037)。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青黄散组未观察到明显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治疗相关感染,地西他滨组≥3级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86.4%(19/22),≥3级感染的发生率为54.5%(12/22)。结论 与地西他滨比较,口服含砷中药青黄散能使老年MDS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对...  相似文献   
7.
“免疫”是机体抵抗异物,识别并处理自身异常细胞的一种防御机制,与中医学的“阳气”在功能上高度相似。且阳气主要发源于命门。张景岳基于其命门水火学说所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为调补命门真阴、元阳之名方。因此,本文基于命门水火学说,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探讨左归丸、右归丸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发现命门与中枢免疫器官在功能上存在高度相似性,可以说命门真阴是免疫活动物质基础的集中体现,骨髓中各类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分子是命门元阳的具体表现。左归丸、右归丸可以调补命门水火,使失衡的阴阳恢复到互根互用的平衡状态,对机体紊乱的免疫系统起到调节作用。使用左归丸、右归丸治疗一些以虚证为主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切实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部分凝血/纤溶因素的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B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PAI-1和AT-Ⅲ指标。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N,PAI-1和AT-Ⅲ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FBN、PAI-1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SBp+0.0023Age+0.1725LDL-0.1256HDL+0.3733Apo—B。提示:FBN、PAI—1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对FBN、PAI—1、AT-Ⅲ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分别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其结果分别为:IMT=0.1758+0.2104FBN,r=0.7709.P〈0.0001;IMT=-0.2039+0.5343PAI—1,r=0.8221,P〈0.0001;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此结果亦表明:FBN,PAI—1水平与IMT呈正相关;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结论: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时,FBN,PAI—1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相似文献   
9.
即将为人父母的心情自然是充满了无限的激动与喜悦,带着这份喜悦与激动期盼着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出世。所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有一点小小的状况,都会使家长焦虑又不知所措。其中,胎位不正就是很多准妈妈烦恼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胁痛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胁痛提供中医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胁痛患者共有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6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胆胃康胶囊治疗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60.53%),总有效率高达90.79%;对照组显效31例(40.79%),总有效率69.7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中医药辨证方法治疗胁痛疗效非常显著,方法比较简单,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也较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故中医药方法治疗胁痛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