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其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Pilon骨折32例,其中Ruedi-AllgowerⅡ型21例,Ⅲ型11例,均行解剖钢板螺钉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经解剖钢板螺钉治疗,28例(87.5%)踝关节面获得完全解剖复位,依照Mazur评分,优17例,良好11例,优良率87.5%。结论:掌握手术时机,采用解剖钢板螺钉治疗Pilon骨折具有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06/2008-06收治的尺桡骨骨折骨不连20例,分析其失败原因,并重新植骨固定,控制尺桡骨旋转。结果:所有病例经2 a的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尺桡骨骨不愈合常见原因为创伤重及治疗不当,接骨板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9例,D级6例。骨折3例,爆裂骨折18例,骨折脱位8例,爆裂脱位6例。均进行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25.5个月,均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使伤椎得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建春  吕厚忠 《右江医学》2012,40(3):366-367,456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共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薄层CT扫描获取二维图像数据,将二维图像数据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骨盆和股骨三维模型,了解发育异常的髋臼及股骨头的位置、形态、髋臼壁缺损的程度,并将其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可以通过研究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得到患髋髋臼及股骨头的发育异常数据,与术中所见相符。所有病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获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比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更能直观、全面的显示患髋的解剖关系和空间结构,对于指导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髁钢板与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3例高龄(年龄65~88岁)股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髁钢板治疗组19例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组24例,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对比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及骨不连接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的功能显著优于髁钢板组。两组骨不连接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的骨不连接发生率显著低于髁钢板组。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作为高龄股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时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伤椎植骨置钉对预防椎体矫正度丢失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2月本院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20例(伤椎处置组),单纯后外侧植骨23例(伤椎未处置组)。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5个月时伤椎处置组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均小于伤椎未处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置钉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复位,能重建椎体高度且能长期维持,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3例髋臼骨折病人应用数字骨科技术,术前将薄层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立骨盆和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分析髋臼骨折情况和骨折移位程度,确定合适的手术入路,骨折复位方法、顺序和内固定方法,并在计算机上模拟骨折复位和内固定过程。制作骨盆的快速成型实物模型,据此预弯拟采用的内固定钢板。最后按照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手术方案实施髋臼骨折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3例;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可2例。2例术后1年随访发现股骨头坏死,2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模拟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过程能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力带内固定髌骨骨折手术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的并发症。方法1997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57例。结果全部在8~12w内骨性愈合,关节功能大部分满意;17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钢丝从克氏针头滑落、克氏针或钢丝刺激形成针尖部滑囊炎、针尖外露和感染、克氏针突出皮下引起疼痛、钢丝断裂、克氏针折弯滑出和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所致并发症关键在预防,在骨愈合前发生并发症,要尽量创造条件重新内固定,骨愈合之后发现并发症,要及早拆除内固定物早日功能练习或作相应的治疗,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破裂三例误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主动脉瘤较少见 ,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 ,一旦瘤体破裂 ,则病情危重 ,危及生命。本文 3例腹主动脉瘤均因误诊为其他急腹症行手术探查而明确诊断。现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男 ,65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疼痛 1天半 ,于 1999年 6月 10日入院。 1天半前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 ,无发热、呕吐 ,约 15分钟后出现昏厥 ,大汗淋漓 ,历时 5分钟后清醒 ,右下腹仍持续性疼痛 ,当地诊所予止痛剂治疗 ,腹痛稍有缓解 ,入院前 3 0分钟又出现剧烈腹痛伴昏厥。患者平素体健 ,无高血压及类似疾病发作史。查体 :脉搏 68/min ,血压 10 5/67 5mmH…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诊治的76例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7.3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并未有任何的不良反应,治疗耐受力较好。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