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吕全强  宋艳春 《中国校医》2001,15(3):198-198
胃扭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临床并不少见 ,因其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仅凭物理诊断不易确诊 ,X线钡餐透视是常用而有效的诊断方法。现分析钡餐确诊 5 2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中男 3 8例 (73 .1% ) ,女 14例(2 6.9% ) ,男多于女 ,男∶女为 2 .7∶1;年龄 17~ 75岁 ,平均 2 8.6岁 ;学生 3 9例 ,教工及其他人员 13例 ,故病人年龄较轻。1.2 临床表现 根据胃扭转临床症状的轻重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型[1] ,临床以慢性最多见。急性重型病例表现为胃肠道高位梗阻[1] ,起病突然 ,左上腹疼痛 ,频繁…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错构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全强 《中国校医》2004,18(1):23-2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6岁,我校教职工.近两个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较稀,近两周腹部不适、隐痛,1 d前洗澡时偶然发现左下腹部肿物而就诊.查体:身体消瘦,营养偏差,于脐部偏左下3 cm处可触及约6 cm × 5 cm大小的包块,其表面较光滑,质地中等偏硬,左右移动度较大,上下可轻微移动,有轻微压痛.血常规检查:Hb 144g/L,WBC 4.6×109/L、中性0.65,血沉11 mm/h.B超示左下腹部探及6 cm× 5.1 cm×4 5cm大小肿块,外形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活动大.  相似文献   
3.
吕全强  吕霞霞 《中国校医》2020,34(2):146-148
高校医疗机构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部分,担负着为全校师生提供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以及传染病防控等卫生工作,在为高校师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有着其他社会医疗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体制改革和全民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其职能定位以及改革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和尴尬。通过对驻济南市21所公立本科院校的考察调研,就高校医疗机构现状进行分析,对高校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发生一起肺结核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螺旋CT在十二指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扫描前16例口服稀释阳性对比剂充盈十二指肠,7例口服温开水。17例CT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4例仅行平扫,2例仅行增强扫描。5例薄层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结果:十二指肠壶腹外良性肿瘤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恶性肿瘤表现为肠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肠腔不规则狭窄,肠外可见受累及转移。壶腹部肿瘤多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较小的充盈缺损或软组织结节影伴随胆道系统的一致性全程扩张。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CT检查可直接显示十二指肠肿瘤的范围,是十二指肠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吕全强 《中国校医》2002,16(4):332-332
胃息肉系骨黏膜组织增殖向胃腔内突出形成的肿物 ,因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 ,诊断主要靠X线钡透及胃镜检查。现将我院经钡餐、胃镜及病理证实的 17例胃息肉对比分析 ,旨在探讨胃息肉的X线表现特点及临床鉴别。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7例中男 10例、女 7例 ,发病年龄 2 5~ 69岁 ,平均 48岁 ,病史从半年到十余年不等 ,均有不同程度的中上腹部不适 ,胃区胀痛 12例、恶心呕吐 4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8例、间歇性黑便 4例、贫血 3例 ,17例均行上消化道钡镜初检 ,2次钡透 8例 ,胃镜病理检查 17例 ,手术 3例。1.2 病理类型 腺瘤样息肉 14…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IHPS)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诊断标准。方法 测量分析 5 0例IHPS患儿及 39例正常婴儿幽门管长径、幽门环肌厚度、幽门管腔内径。结果  5 0例IHPS患儿幽门管长径、幽门环肌厚度明显高于 39例对照组婴儿 ,而幽门管腔内径明显小于 39例对照组婴儿 (P <0 0 1)。结论 B超对诊断IHPS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的椎体压缩,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专题报道。我们测量38例颈椎病侧位片,发现19例(50%)椎体不同程度的压缩,19例中,17例(89.5%)为楔形压缩,2例(10.5%)为手风琴式压缩,颈椎病椎体压缩较不压缩的症状重。椎体压缩也应是颈椎病的 X 线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