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采用前馈质量控制管理方法,降低ICU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患者232例,未实施前馈质量控制管理的为常规组,共置管457例次;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的238例实施前馈质量控制管理的为质控组,共置管533例次;质控组实施科室成立预防意外拔管前馈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制定前馈质量控制程序,加强人员培训、分析意外拔管的原因,确立前馈质量控制要点.结果 实行前馈质量控制管理的质控组与未实施前馈质量控制管理的常规组比较,质控组无1例发生气管插管(高危管道)意外拔管,与常规组6例气管插管(高危管道)意外拔管比较P< 0.01,两组发生意外拔管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前馈质量控制管理能有效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或)洋地黄制剂]治疗,实验组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连续加用参松养心胶囊12周.应用心脏彩超、电化学发光法、24 h动态心电图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NT-proBNP、室性早搏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4.73±5.19)% vs (52.49±3.15)%,P<0.05)],血浆NT-proBNP值[(291.37±165.21) pg/mL vs (372.75±183.35) pg/mL,P<0.05)]和室性早搏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 237±359 vs 1 483±423,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显著减少室性早搏数.  相似文献   
4.
黎素莲  叶素媛 《现代医院》2006,6(8):121-122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本文通过以留置针输甘露醇脱水剂易产生静脉炎为例呈现了循证护理的四个步骤,探讨了循证护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93例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得出吸痰的最佳时机和方法,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管造瘘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现存及潜在并发症的临床评估,观察脱管、出血、皮下气肿、感染以及气管壁溃疡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循证护理的理论加以具体指导,制订干预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循证护理干预,无并发症发生,继发感染率降低,生存率增高。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凭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对气管切开术后造瘘患者采取最佳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气管切开患者的成活率,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护士主动学习,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2.00%,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改良成人男性接尿器固定方法在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男性尿失禁使用接尿器的患者分为常规组60例、改良组60例,常规组将接尿器尿套部分套上阴茎后,再把引流袋挂床边,改良组在男性接尿器的尿套部分增加一个可调节松紧、可移动的固定器,再将男性接尿器的引流管部分采用“高举平台”+“S”型固定法固定在大腿内侧。评价两组患者接尿器脱套、接尿器漏尿、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结果改良组的接尿器脱套、接尿器漏尿、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改良成人男性接尿器固定方法能有效降低接尿器脱套和接尿器漏尿发生率,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提高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