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滩地区是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点地区。为了进一步摸清该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1994年对东至县江滩型重疫区稠林村进行了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村概况稠林村位于东至县长江江外滩与七里湖垦区交汇处。该村总人口1 789人,433户,20个村民小组,耕牛197头。外滩总面积985 050m~2,其中有螺  相似文献   
2.
七里湖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里湖位于长江南岸的东至县境内,原是一个季节性通江湖泊,总面积400.4km2。历史上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974年开始综合治理七里湖,制定了围垦灭螺规划,按照“河湖分家,旧河改道,沿湖打坝,沿山撇洪,翻耕灭螺”的原则,奋战了3个春秋。兴建大小工程100多处,完成土石方1600多万m3,建电力排灌站5座。至1981年,有螺面积下降82.4%,居民感染率下降77.9%,耕牛感染率下降51.9%,表明七里湖围垦灭螺工程对该地血吸虫病防治发挥了较大作用。为此,对七里湖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该…  相似文献   
3.
石台县历史上是较严重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累计有螺面积1883.5万m~2,累计患病人数15330人。全县15个乡镇,131个行政村中,有13个乡、镇90个村流行血吸虫病。1994年,全县境内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  相似文献   
4.
七里湖原为安徽东至县境内长江南岸的一个季节性通江湖泊。由20个大小湖泊、186个大小湖汊组成。总面积400.4km~2。历史上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据文献记载,1916~1949年的33年同,沿湖120个村庄被毁灭,3000多人死于血吸虫病,1700亩良田  相似文献   
5.
东至县是全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有21个乡(镇)23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按照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总目标和健康教育实施计划的总体要求,全县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地开展血防健教活动已六年。以查桥乡查桥村(一层)、葛公镇大源村(二层)、张溪镇石潭村(三层)作为健教试点村,并以点带面,推动全县血防健教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全县血防健康教育进展情况,提高健教工作质量,1997年我们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东至县自1992年开始实施世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历时7年。1995年项目中期评估认为,本项目对控制该县血吸虫病疫情收到了明显效果。为进一步评价项目后期的效果,我们就该县1995~1998年疾病监测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基本情况按照项目总政策的要求,整群抽取一层流行区查桥乡查桥村、二层葛公镇大源村、三层张溪镇石潭村作为疾病监测村。  相似文献   
7.
1992—1995年在东至县七里湖稠林长江外滩根据滩地高程、植被和感染螺分布特征,对滩地划分单元,采取因地制宜、结合生产整治滩地,同时进行人畜化疗的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结果表明,4年中居民感染率由治理前10.5%降至1.4%,下降86.4%,急性感染得到控制;耕牛感染率由64.8%下降到9.5%,下降了85.3%;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显著下降。经过治理,江外滩滩貌明显改观,结合生产整治滩涂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平行检测居民血清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IGFA、ELISA和IHA平行检测粪检血吸虫虫卵阳性血清、健康人群及其它3种寄生虫感染人群血清、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IGFA、ELISA和IHA检测100例粪检血吸虫虫卵阳性血清的敏感性均为96.0%;检测188例健康人群及其它3种寄生虫感染人群血清的特异性分别为98.9%、96.8%和97.3%;平行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35%(102/1091)、11.54%(125/1083)和11.00%(120/1091),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IGFA、ELISA和IH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交叉反应少,平行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9.
按照《全国预防与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5)》方案的要求,安徽东至县从2004年正式启动并实施血防项目。随着农村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疫区农村普遍实施生态农业开发项目,整治田地、环境改造、沟渠硬化,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机代牛、改水改厕、建沼气池项目,为预防与控制山丘型丘陵亚型血吸虫病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畜活动频度对感染性钉螺分布影响,并观察了以建立安全放牧场、封滩为主的滩地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表明,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与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百活动频度之间的回归关系有显著意义;通过建立安全放牧场和综合治理滩地,两年后滩地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以及附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得到明显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