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虎口损伤修复的治疗中 ,皮肤软组织的缺损一般需要皮瓣来修复 ,文献往往推荐带血管蒂皮瓣修复 ,而且疗效较好。我们在 1990~ 2 0 0 1年中 ,应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虎口损伤 2 6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2 6例 ,其中男性病人 18例 ,女性病人 8例。年龄为 7~ 42岁 ,平均为 2 1.5岁。损伤原因中急诊外伤占 17例 ,外伤后因感染等原因导致虎口挛缩 6例 ,局部肿瘤切除等导致缺损 3例。外伤原因中有挤压伤、烧伤、爆炸伤等。本组病例中有 7例合并掌指骨骨折。手术中选用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虎口创伤 14例 ,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单纯用胃管兼作尿道支撑管和引流管在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华医院1997年12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在做尿道成形手术中单纯应用胃管作尿道支撑引流管1176例,年龄6个月-20岁。未进行膀胱造瘘等尿液改道引流方法。结果 术后因发生尿瘘而需再次尿道成形术的113例(9.6%),尿道狭窄需再次手术成形的8例(0.7%),尿道裂开需尿道再成形的5例(0.4%)。结论 在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中单纯用胃管兼作尿道支撑管和引流管引流尿液是充分有效的,无须另行尿流改道。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20例接受肝移植的肝病患者,其中8例为慢性重症肝炎,12例为终末期肝硬化。行原位肝移植术后,3例死亡,17例存活。随访3—23个月,乙肝病毒变异6例,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肝炎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 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 HON)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视功能的线粒体 DNA(m t DNA )遗传性疾病 ,对 1999年 1月~2 0 0 2年 5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 30例 L HON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30例 L HON患者中 ,男 2 6例 ,女 4例 ,男女比例为6 .5∶ 1。年龄 7~ 4 2岁 ,平均年龄 17.6岁。其中 10岁以下者 2例 ,10~ 2 0岁者 2 2例 ,2 0岁以上者 6例。发病时间 1个月以内者 10例 ,1~ 3个月者 12例 ,3个月以上者 8例。双眼视力同时下降者 2 1例 ,先后下降者 9例 ,两眼之间发病间隔时间最短 7d,最长 9个月。 1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顽固性咯血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咯血的患者,咯血史4个月至10年不等,发病时咯血量200-700ml/24h,其中肺结核12例,支气管扩张19例,肺血管畸形8例,肺癌伴出血7例,外伤2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技术,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必要时使用SP微导管。栓塞材料选择直径300-500μm的PVA颗粒,待血流缓慢后,用明胶海绵栓塞供血主干。常规行对侧支气管动脉、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造影,以了解有无多支供血,若发现供血血管则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进行一次性栓塞治疗,总有效率达100%。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随访CR、PR病例至今无复发或咯血加重。结论: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甲基-N-亚硝脲(N-m ethyl-N-n itrosourea,MNU)对SD大鼠视网膜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于♀SD大鼠出生后50 d,一次腹腔注射(ip)MNU 60 mg.kg-1。在MNU处理不同时间后,处死大鼠,取眼球。进行组织学检查;TUNEL试剂盒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基因c-jun和c-fos的表达。结果MNU作用24 h后,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部定向紊乱;7 d后,外颗粒层和光感受层几乎完全消失。MNU作用12 h后,光感受器细胞开始发生凋亡,24 h达高峰。MNU可时间依赖性地上调即早基因的表达。结论MNU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是通过增加基因c-jun和c-fos的表达,从而诱导光感受器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抗凝依从性、抗凝知识掌握程度及国际标准化值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护能力、自我概念与自我责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抗凝依从率为98.11%、国际标准化值达标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6.79%、84.91%;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利用延续护理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与抗凝依从性,提高抗凝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抗凝与静脉溶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就诊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抗凝组43例和静脉溶栓组41例,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抑制消化液分泌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抗凝组予低分子肝素5000~75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静脉溶栓组在肠系膜血管造影后经导管注射尿激酶80万U,第2日改为尿激酶30万U/次、每日两次静脉注射,疗程1周,后改为华法林每日2~5 mg口服,连用4周。比较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及对照组D-二聚体、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治疗前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小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抗凝组和静脉溶栓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病变段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增大,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升高,且抗凝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或P0.01)。抗凝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5.61%(P0.05)。抗凝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降低;早期予抗凝治疗的效果优于静脉溶栓,可降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增加病变段管径,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WVT)临床特征、诊治方法,研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05~2015年40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发热及呕吐等。40例患者中,29例行单纯抗凝治疗,11例行手术治疗,6例患者30天内死亡。与30天生存率相关的因素为肠切除和确诊前持续时间。结论 该疾病症状不典型,增强CT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凝为基础,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肠切除和确诊前持续时间是影响SMVT 30天生存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