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具有合成,释放褪黑激素(MEL)的能力。MEL作为局部激素,可调节视网膜内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及视敏度。近年来应用~(125)IMEL作为放射性配体,证明鸟类视网膜存在MEL受体。本文报道了灵长类动物——树鼩视网膜MEL受体的结合特性。将成年树鼩断买处死后立即分离视网膜,制备匀浆、分离膜组份,进行放射配体受体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型(1999年)对于未成熟畸胎瘤的定义是由胚胎性组织构成的畸胎瘤。含有胚胎性组织的未成熟畸胎瘤不仅具有复发和转移的潜能,并且有逆转的趋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好发于儿童和年轻妇女,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有腹痛、腹胀、盆腔包块、消瘦等症状[1]。有文献报道[2],59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中,肿瘤直径为0.5~22.0 cm,平均(7.1±14.4)cm。我科2015年5月收治一例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患儿,经过多科室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黄腐酸对消炎痛或酒精引起的大鼠胃损伤和胃粘膜前列腺素E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炎痛能明显地抑制正常大鼠胃粘膜PGE的生成,同时胃粘膜发生严重损伤。(2)消炎痛对胃粘膜PGE生成的抑制作用能被黄腐酸所翻转,同时胃粘膜损伤的形成明显减少。(3)黄腐酸对正常大鼠胃粘膜PGE的生成无影响。(4)黄腐酸对无水酒精引起的胃损伤具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但对胃粘膜PGE的生成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imple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GUO Xiu-juan,CHEN Di,LU Hao-quan,et 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Guangdong 528000,China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视神经脊髓炎(NMO)和多发性硬化(MS)临床表现、眼部发病特点、影像学和病情转归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24例(43只眼)NMO和累及视神经MS40例(68只眼)患者,分析比较二种疾病在全身和眼部发病特征、视神经炎治疗预后与病情转归.结果 NMO随访时间中位数7年,MS组中位数5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NMO与MS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患者,且视神经炎多双眼受累.但是,视神经炎的发作具有不同的特点,NMO组83.3%(20/24)患者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或同时合并其它部位发病,MS组较低为60%(24/40);与MS比较,NMO组首次视神经炎发作视力下降更为急剧,双眼先后或同时受累,治疗效果较差.NMO组脊髓核磁共振成像(MRI)常见等于或大于3个脊髓节段的纵向融合病灶,未见脑MRI特异性病变表现;MS组脊髓MRI少见超过1个脊髓节段病灶,部分MS患者脑MRI可见异常病灶.结论 NMO常见视神经炎首发,双眼先后或同时受累,视神经炎呈爆发性、灾难性发作,视力预后差,MRI表现大型纵向融合脊髓病灶,NMO可能是独立于MS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睑缘炎患者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以及眼部蠕形螨感染与干眼发生存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眼科门诊睑缘炎患者及其他伴眼痒症状眼疾患者,拔取受检者眼部睫毛,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进行干眼三项试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结果共收集满足条件患者156例,其中91例为睑缘炎患者,65例为非睑缘炎患者。91例睑缘炎患者中82例(90%)蠕形螨感染阳性,65例非睑缘炎患者中,21例(32.3%)蠕形螨感染阳性,两组间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82例蠕形螨感染的睑缘炎患者中,同时伴有干眼症患者为72.2%(59例),21例蠕形螨感染的非睑缘炎患者中,同时伴有干眼症患者为14.3%(3例)。两组间干眼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睑缘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增高,蠕形螨感染可能是顽固性睑缘炎致病原因,且引发干眼发生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散瞳对Lenstar和A超两种仪器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影响,并评估散瞳前、后两者检测一致性的变化。方法 对30例(3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别应用Lenstar和A超测量散瞳前和散瞳后眼轴长度(axial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chamberdepth,ACD)及晶状体厚度(lensthickness,LT)值,两种仪器测量顺序随机,每一种仪器散瞳前、后测量AL、ACD及LT结果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仪器散瞳前、后测量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散瞳前、后Lenstar测量的ACD值分别为(2.33±0.38)mm和(2.36±0.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瞳前、后A超测量的ACD值分别为(2.85±0.40)mm和(2.95±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瞳前、后两种仪器各自测量的AL和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种仪器测量的95%一致性界限:AL:散瞳前为-0.41~0.26mm,散瞳后为-0.39~0.27mm;ACD:散瞳前为0.29~0.76mm,散瞳后为0.38~0.79mm;LT:散瞳前为-0.39~0.52mm,散瞳后为-0.31~0.43mm。两种仪器测量AL、ACD及LT的一致性界限内最大差值(绝对值):散瞳前分别为0.29mm、0.71mm和0.39mm;散瞳后分别为0.27mm、0.74mm和0.37mm。结论 散瞳后Lenstar或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的ACD值均较散瞳前增大,但散瞳不影响AL和LT值的测量。两种仪器在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测量的一致性不受散瞳影响。  相似文献   
8.
卢彦  宋承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670-1672
【目的14g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T淋巴细胞CD40和RANTES表达对其自身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选择VMC患儿和正常儿童各25例,采用ELISA检测培养外周血T淋巴细胞RANTES浓度,FITC单标和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仪分别定量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0表达及凋亡百分率。【结果】VMC组CD40分子表达水平和RANTE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且两者在VCM组呈明显正相关(r=0.295;P〈0.01);VMC组RANTES浓度和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O.01),且两者在VCM组明显正相关(r=0.467;P〈0.01)。【结论】VMC患儿T淋巴细胞膜上CD40可能通过活化CD40-CD40L信号通路参与了对T淋巴细胞RANTES分泌的调控,从而进一步调控了T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挑选2013年6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传统组采用传统一般内科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液透析护理、血糖控制、尿毒症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宣讲等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肾功能改善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尿毒症患者由于自身体质脆弱,对此类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血液透析护理、血糖控制、用药指导以及健康知识宣传等综合化护理干预,能够成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性黄斑水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BRVO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及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病程、阻塞支分布情况、有无高血压病史、术前脉压差、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有无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根据注射雷珠单抗的次数将患者分为单次注射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之间术前基线资料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黄斑水肿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4例(114眼)纳入研究,其中单次注射组79例,复发组35例,两组相比,复发组的年龄、基线CMT均显著大于单次注射组(均为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CMT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BRVO性黄斑水肿复发的危险因素(年龄:OR=1.080,P=0.01;CMT:OR=1.005,P<0.01)。结论 年龄和基线CMT是黄斑水肿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基线CMT越高的患者需重复注射雷珠单抗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