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硬化与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测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测3400条血管,按照症状、体征、头颅CT或MRI分为前循环、后循环和多发性脑梗死(前、后循环脑梗死)。结果:发现颈动脉硬化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高于椎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100例在发病后48 h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病情平稳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临床意义。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48 h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诊治的老年PD患者100例,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多巴丝肼治疗和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以及运动功能,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