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瘢痕子宫和无瘢痕子宫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率、病因、临床特征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云南省33家医疗单位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情况。收集105例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分娩特征、术中所见以及母儿结局,然后按照子宫有无瘢痕史将其分为瘢痕组(65例)和无瘢痕组(40例),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并对符合随访条件的母儿进行随访。结果:(1)瘢痕组妇女不良孕产史、妊娠期糖尿病、子宫原瘢痕破裂比例高于无瘢痕组(P 0. 05)。无瘢痕组患者高龄产妇、巨大儿、梗阻性难产和医源性产程加速(缩宫素使用不当)、产程中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胎死宫内的比例显著高于瘢痕组(P 0. 05)。无瘢痕组中的5例因医源性损伤(3例胎头/胎臀吸引,2例产钳助产)发生完全性子宫破裂。(2)两组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是产前剧烈腹痛、胎心异常、失血性休克以及产前阴道流血,且无瘢痕组失血性休克比率高于瘢痕组(P 0. 05)。(3)瘢痕组子宫下段累及比例高于无瘢痕组(P 0. 05),无瘢痕组子宫颈、子宫角受累的比例高于瘢痕组(P 0. 05)。(4)无瘢痕组新生儿5分钟Apgar≤7分和胎死宫内的比例高于瘢痕组(P 0. 05)。而瘢痕组幸存胎儿后续正常发育的比例高于无瘢痕组(P 0. 05)。结论:瘢痕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与剖宫产史和腹腔镜下较大子宫肌瘤剔除史有关,无瘢痕子宫破裂主要原因是梗阻性难产、缩宫素使用不当以及宫内操作不当。子宫破裂后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产前剧烈腹痛、胎心异常、失血性休克等,其中无瘢痕子宫破裂者组织损伤更重,失血量更多,母儿近远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氨茶碱在急危重症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9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和氨茶碱组,每组40例.西医常规治疗组给予呼吸、循环支持,监测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压(有创),纠正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救治重症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11日,2010年2月3日35例人住我院ICU救治的重症甲型HINl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因果关系。结果35例重症甲型H1N1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者22例(62.8%),妊娠中晚期病者11例(31.4%),体重指数在30-39的患者10例(28.5%)。人院后均给予抗病毒(奥司他韦)治疗及对症支持和器官保护治疗,发展至重症阶段均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炎、营养支持、免疫调节、人工通气辅助等治疗措施。27例最终病愈出院(77.1%),其中13例出院时X线胸片示有轻微的肺纤维化及肺大泡形成(37.1%,13/35),6例死亡(病死率17.1%)。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情发展迅速。除了提倡早诊断,早治疗外,早期使用奥司他韦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工通气辅助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71岁,体重74 k,恶心、呕吐和腹泻1 d,伴气促、发热12 h,体温最高达38.5℃,到本院急诊科就诊.4年前患多发性骨髓瘤,23~4 d前曾因多发性骨髓瘤入院,行VMP(硼替佐米、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和醋酸泼尼松)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5.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救治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救治重症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11日~2010年2月3日35例入住我院ICU救治的重症甲型H1N1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因果关系。结果35例重症甲型H1N1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者22例(62.8%),妊娠中晚期病者11例(31.4%),体重指数在30~39的患者10例(28.5%)。入院后均给予抗病毒(奥司他韦)治疗及对症支持和器官保护治疗,发展至重症阶段均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炎、营养支持、免疫调节、人工通气辅助等治疗措施。27例最终病愈出院(77.1%),其中13例出院时X线胸片示有轻微的肺纤维化及肺大泡形成(37.1%,13/35),6例死亡(病死率17.1%)。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情发展迅速,除了提倡早诊断,早治疗外,早期使用奥司他韦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工通气辅助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的变化趋势。方法:观察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入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科的20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治愈出院。以氧合指数200为界限进行分组,分为氧合指数≥200组(A组)和氧合指数〈200组(B组),监测两组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①相对于A组,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B组的白介素-2(IL-2)明显增高(P〈0.05)。②与A组相比,治疗第3天,B组白介素-4(IL-4)明显增高(P〈0.01)。③白介素-6(IL-6)总体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由(27.26±27.88)pg/mL下降至(1.15±0.51)pg/mL。与A组相比,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B组IL-6明显增高(P〈0.01)。④与A组相比,入院时及治疗第3天B组,白介素-10(IL-10)明显增高(P〈0.05)。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体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由(37.56±48.48)pg/mL下降至(6.25±9.29)pg/mL。与A组相比,B组TNF-α明显增高(P〈0.01)。结论:①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氧合指数〈200)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TNF-α比氧合指数≥200组的高。②随着病情的好转,致炎因子IL-2、IL-6和TNF-α逐渐下降,而抑炎因子IL-4和IL-10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ICU住院治疗的240例非机械通气ICU患者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CAM-ICU)法进行谵妄评估,并根据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的谵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手术部位、镇痛镇静药物和主要结果。同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患者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谵妄36例(15.00%),之后4 d,每天谵妄患者分别为45例(18.75%)、76例(31.67%)、138例(57.5%)、152例(63.33%)。与非谵妄组相比院谵妄组年龄更大(t=13.59,P<0.0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t=7.18,P<0.01)和C-反应蛋白(CRP)更高(t=28.04,P<0.01);基础疾病中谵妄组脑卒中和脓毒症的比率更高(字2=36.00,P<0.01;字2=22.04,P<0.01);手术主要部位中谵妄组创伤和急诊的比率更高(字2=13.59,P<0.01;字2=13.59,P<0.01);镇痛镇静药物谵妄组应用咪达唑仑比率较高(字2=39.12,P<0.01),而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比率较低(字2=41.18,P<0.01);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谵妄组均多于非谵妄组(t=13.76,P<0.01;t=16.04,P<0.01),住ICU期间死亡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谵妄组高于非谵妄组(字2=19.43,P<0.01;字2=22.81,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后第一个24 h谵妄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24(1.14~1.26)]、APACHEⅡ评分[OR,1.36(1.18~1.38)]、咪达唑仑[OR,3.50(3.05~3.54)]、急诊手术[OR,8.76(8.62~8.80)]、创伤[OR,6.23(5.19~6.45)]和脓毒症[OR,14.05(13.28~16.03)]。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咪达唑仑、急诊手术、创伤和脓毒症是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谵妄对非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是因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产生了针对体内潜伏病原体或已治疗过的病原体抗原成分的过度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的综合征。结核患者终止妊娠后反应免疫恢复性疾病较为罕见,2012年5月5日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1例结核患者终止妊娠后反生免疫恢复性疾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显示[1],与一般季节性流感不同的是,新型甲流H1N1感染的重症患者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壮年人群,年龄在60岁以上的重症老年患者鲜有报道.本文就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成功治疗1例重症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新型甲流H1N1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MD)是1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分析技术。因其独有的微创性和取样的连续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各种病理生理现象的探索性实验、神经生物化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研究。近来,甚至被用于局部的治疗性给药。1966年,Bito等闭首次使用MD将1张灌有液体的半透膜置入犬体内进行实验。自1972年美国耶鲁大学首次报道了猴脑的微透析研究,微透析技术用于脑部研究已有3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