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配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中心门诊要求取IUD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术前1h均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组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观察2组术中不良反应和一次性取器的成功率及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结果对照组提取器困难率25.00%,高于治疗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心理护理对提取宫内节育器的成功率和减少患者痛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洪玉  吴文清  谢红艳  包小梅 《吉林医学》2010,31(19):3059-3060
目的: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 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lut 1、HIF 1α在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58例宫颈癌及30例癌旁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lut 1和HIF 1α蛋白在宫颈癌、CIN和正常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变的进展,Glut1和HIF1α表达率均升高。但此两种蛋白在宫颈癌和CIN组织中的表达并没有呈现从子宫颈正常组织、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发展过程中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Glut 1和HIF 1α蛋白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4.
肖洪玉  吴文清  包小梅  谢红艳 《吉林医学》2010,31(16):2371-2372
目的:研究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Thr241Met多态性位点在广东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其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PCR-RFLP检测158例宫颈癌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164例正常人群XRCC3Thr241Me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并分析该位点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Thr241Me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Met可能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OR=1.983,95%CI=1.364~2.883,P=0.000),提示Thr241Met多态性可能与个体患宫颈癌风险相关;但Thr241Met多态性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Thr241Met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风险相关,Met等位基因可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但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592名接触矽尘、石棉尘、煤(矽)尘的工人和425名尘肺病人及206名健康不接尘工人的肺功能,建立了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预计值回归公式,比较研究了接触不同粉尘的工人和尘肺病人的肺功能变化和临床症状发生率,表明不同粉尘对工人和尘肺病人肺功能影响有所不同。接触矽尘的工人和矽肺病人各项指标都降低,矽肺病人肺气肿和临床症状发生率与功能变化较一致。煤矿工人和煤工尘肺病人FEV_1/FVC%下降较明显,呼吸道症状也较突出,但肺气肿诊断率与RV/TLC%都较低。石棉工人和石棉肺病人VC和DLco变化似较其他指标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及治疗价值.方法 分析回顾采用LEEP对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96例(96%)标本切缘未见CIN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黏膜慢性炎症2例(2%),CINⅠ16例(16%),CINⅡ59例(59%),CINⅢ18例(18%),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早期浸润癌5例(5%):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者10例(10%),等级者83例(83%),升级者7例(7%).结论 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方法,注意术后病理观察,即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术后仍需定期随访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广东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广东地区162例宫颈癌病人及年龄相匹配的183例正常人群XRCC1-Arg399Gln基因型分布频率及其与宫颈癌风险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Arg399Gln基因型Arg/Arg、Arg/Gln和Gln/Gln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Arg399Gln多态性不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但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Are/Gin和Gln/Gln基因型在宫颈癌Ⅲ期患者中频率显著高于Arg/Arg基因型,这一结果提示ArgS399GIn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预后有关。结论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无相关性,但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有关,等位基因Gln可能作为判断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功能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设立正常非孕组(40例)、正常妊娠组(40例)和HDCP组(共60例,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前期和重度子前期分别为25、20和15例),以流式细胞数测定血小板总数,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小板颗粒膜旦白(GMP-140)、ELISA法测定血栓烷B2(TXB2)、β-血小板球旦白(β-TG)、测量血小板黏附率(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1)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HDCP组血小板数分别为(206±48)×109/L、(204±52)×109/L和(168±51)×109/L,HDCP组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2)正常妊娠组与正常非孕组GMP-140分别为(12.2±3.8)μg/L、(7.9±2.8)μg/L,TXB2分别为(80.0±39.6)ng/L、(73.6±40.8)ng/L,β-TG分别为(18.5±9.8)μg/L、(16.3±9.5)μg/L,正常妊娠组各指标均较正常非孕组明显升高(P<0.05);而HDCP组GMP-140、TXB2和β-TG分别为(25.1±3.8)μg/L、(107.6±32.8)ng/L和(23.9±9.2)μg/L,较正常非孕组和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P<0.01);(3)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HDCP组血小板黏附率(PAdT)分别为(18±9)%、(20±8)%和(30±10)%,血小板聚集率(PagT)分别为(28±10)%、(29±10)%和(40±12)%,HDCP组高于正常非孕组和正常妊娠组(P<0.01),并随病情加重而呈增高趋势。结论血小板的活化、黏附、聚集功能的改变可能参与了HDCP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