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28例,年龄25~81(59.74±11.39)岁。分析PET/CT原发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厚度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以性别、年龄、原发灶部位、原发灶长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TNM(肿瘤、结节、转移)分期及临床分期为分组条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各组间SUVmax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SUVmax与原发灶大小之间的关系。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淋巴结转移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 101例胃癌患者原发灶的SUVmax在原发灶长径D(<4 cm:3.774±1.062,4 cm≤D<8 cm:6.552±3.695,≥8 cm:5.592±2.305)、原发灶部位(胃底及贲门:7.157±4.425,胃体:4.710±2.010,胃窦:6.137±3.069)和病理类型(印戒细胞癌:4.176±1.724,非印戒细胞癌:5.998±3.295)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2, P=0.001;t=5.564,P=0.005;t=2.212,P=0.029)。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UVmax与胃癌原发灶的长径、短径、厚度呈正相关(r=0.209,P=0.036;r=0.245,P=0.013;r=0.359,P<0.001)。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3%(57/80)、81.0%(17/21)、73.3%(74/1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是淋巴结是否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OR=12.648,95%CI:3.905~40.961, P<0.001)。 结论 胃癌原发灶SUVmax与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有关,T分期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结节型肺隐球菌病(PC)患者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PC患者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54.77±7.93)岁。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分析结节的数目、大小、分布、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结节征象。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组别结节征象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① 22例PC患者的PET/CT显像共发现235个结节,18F-FDG代谢增高结节130个,SUVmax(3.5±2.9)与直径[(0.9±0.5) cm]呈正相关(r=0.702,P=0.000)。② 结节分布以右肺(57.4%,135/235)、下叶(64.3%,151/235)、肺野外带或胸膜下(80.0%,188/235)多见。③ 9例免疫功能受损宿主的代谢增高结节SUVmax(5.7±4.7)高于13例非免疫功能受损宿主(3.0±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11);前者(17.5%,10/57)的宽基底贴胸膜征象高于后者(6.2%,11/178),而后者(25.3%,45/178)的晕征高于前者(10.5%,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11、4.628,P=0.005、0.031)。④ 单个肺叶受累和多个肺叶受累的患者各为11例,前者的代谢增高结节SUVmax(5.6±3.4)高于后者(3.2±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P=0.016);前者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均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911、47.022、17.395,均P<0.01)。⑤ 误诊和正确诊断的患者各为11例,前者的代谢增高结节SUVmax(5.0±4.6)高于后者(3.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25,P=0.106);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的比例前者均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70、35.951、5.720,均P<0.05);后者(26.2%,50/191)晕征的比例高于前者(2.3%,1/4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7,P=0.000)。 结论 结节型PC患者PET/CT显像的SUVmax与直径呈正相关。晕征是诊断的可靠征象。对于单个肺叶受累者,类肿瘤征象及18F-FDG代谢增高的表现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肿瘤患者核素骨显像时肺部软组织病灶异常摄取的临床意义并与X线、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555~925MBq,静脉注射后3~6 h进行检查,使用Elscint APEX-6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机进行全身骨显像,必要时增加局部静态显像.所获得图像,根据病变处软组织和骨骼放射性浓聚或减低情况,并结合X线、CT扫描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本组15例肺肿瘤患者均肺部软组织异位摄取,其中团块状浓聚12例、片状浓聚2例、结节状浓聚1例.其中尚有8例同时伴有骨转移.结论 核素骨显像时,肺部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多提示为恶性肿瘤,应结合X线、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SUV max与免疫组化指标Ki67、ER、PR、Her-2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乳腺癌患者46例,在手术或活检前一周内行PET/CT检查,并将肿瘤组织行Ki67、ER、PR、Her-2检测。数据统计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独立分组t检验。[结果 ]SUV max为1.2~13.0,平均为6.630±3.250;Ki67为10%~80%,平均值为43.040%±23.200%,SUV max与Ki67呈正相关(r=0.752,P=0.000);ER阳性组SUV max为5.700±2.195,阴性组SUV max为7.673±4.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0,P=0.003);PR阳性组SUVmax为6.285±2.761,PR阴性组SUV max为7.110±4.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9,P=0.099);Her-2阳性组SUV max为6.706±3.480,Her-2阴性组SUVmax为6.420±4.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912)。[结论]SUV max可反映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有助于确认ER的表达状态,SUV max高的乳腺癌ER表达状态可能为阴性,但SUV max与乳腺癌PR、Her-2的表达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HL)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HL患者化疗后的18F-FDG PET-CT图像资料,最终结果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并与治疗后单纯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四格表x2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①31例患者共发现病灶145处,其中恶性94处、良性51处.18F-FDG PET-CT评价HL治疗效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7.87%、94.12%、96.84%、96.00%和96.55%,均明显优于单纯CT检查(x2=9.83、13.49、11.50、11.69、22.58,P均<0.05).②31例患者经PET-CT显像后,16例(51.61%)更改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是HL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增强CT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方法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54例,术前一周内行18F-FDG PET/CT和增强CT扫描,术后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显像方法对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不同短径范围的诊断准确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四格表χ2检验。 结果 手术共切取肿大淋巴结186枚,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淋巴结转移77枚,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7.9%(60/77)、95.4%(104/109)和88.2%(164/186),增强CT分别为40.3%(31/77)、75.2%(82/109)和60.8%(113/186),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4、15.77和36.77,P均 < 0.01)。对于短径>5 mm(5~10 mm及≥10 mm)的淋巴结,18F-FDG PET/CT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增强C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和26.47,P均 < 0.01);对于短径≤5 mm的淋巴结,二者间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短径>5 mm的淋巴结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报道,世界上80%的鼻咽癌病人发生在我国南方各省,作为我省一种常见多发肿瘤,在其治疗前,判断其是否骨转移对治疗计划制定有重要价值,并且直接影响预后。本文探讨全身骨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8F-FDG SPECT-CT在监测宫颈癌复发和(或)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为评估宫颈癌是否复发和(或)转移而行18F-FDG SPECT-CT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二次手术或局部活检病理或临床随访为最终结果,并与同期CT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62例患者中有36例复发和(或)转移.18F-FDG SPECT-CT对宫颈癌复发和(或)转移监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4.4%、92.3%、94.4%、92.3%、93.5%;CT分别为69.4%、80.8%、83.3%、65.6%、74.2%;SCCA检查分别为66.7%、46.2%、63.2%、50.0%、58.1%.结论 18F-FDG SPECT-CT监测宫颈癌复发和(或)转移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靶向下调CD133表达对CD133^+/Sox2^+脑肿瘤干细胞增殖、侵袭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肿瘤微球法从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筛选出CD133和Sox2均为阳性的脑肿瘤干细胞,后设计并合成针对CD133的特异性shRNA片段,构建GV115-shCD133RNA重组质粒,将其转染CD133^+/Sox2^+U251细胞,设为实验组(GV115-shCD133RNA-CD133^+/Sox2^+U251细胞),并设立空白组(CD133^+/Sox2^+U251细胞)和对照组(GV115-shRNA-CD133^+/Sox2^+U251细胞)。用Celigo细胞计数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向3组细胞分别加入8个不同浓度的顺铂和替莫唑胺(200%,150%,100%,75%,50%,25%,12.5%和5%),其中100%顺铂和和替莫唑胺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和18μg·mL-1),用Celigo细胞计数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评估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CD133 mRNA分别为0.24±0.01,1.00±0.03和1.08±0.04,侵袭细胞个数分别为(18.93±0.64),(66.82±2.89)和(69.43±3.22)个,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从第1~5天,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的顺铂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6±0.11),(4.03±0.21)和(3.94±0.25)μg·mL-1,替莫唑胺IC50分别为(4.23±0.38),(18.06±2.13)和(17.48±2.05)μg·mL-1,实验组对顺铂和替莫唑胺的药物敏感性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靶向下调CD133表达能有效抑制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提高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7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确诊肝转移的33例GIST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34~70岁)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早期显像,另有9例后行延迟显像。对患者PET/CT图像行视觉分析,比较病灶与肝本底的放射性摄取,将转移灶分为高代谢、稍高代谢、等或低代谢;计算并比较GIST原发灶与肝转移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另分析两者的关系。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结果33例GIST的肝转移患者中,肝转移单发9例,多发24例,共104个病灶。104个肝转移病灶直径为0.8~14.6[2.2(1.5,3.9)]cm,SUVmax为1.4~21.5[3.6(2.4,5.7)]。94.2%(98/104)的病灶边界清楚;65.4%(68/104)的病灶密度均匀(其中2个囊性病灶),34.6%(36/104)的病灶密度不均匀,可见出血、囊变或坏死。PET图像视觉分析中,38.4%(40/104)的病灶为高代谢,26.0%(27/104)的病灶为稍高代谢,35.6%(37/104)的病灶为等或低代谢。24例多发肝转移患者中,79.2%(19/24)同时存在不同代谢水平的病灶。67个代谢增高病灶中,34.3%(23/67)呈均匀代谢,其中13个病灶直径<2.0 cm;65.7%(44/67)呈不均匀代谢,其中36个病灶直径≥2.0 cm。15例GIST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与肝转移灶SUVmax[9.2(6.8,14.5)与3.8(2.1,6.0)]间呈中等程度相关(rs=0.556,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8,P<0.01)。延迟显像中,13/15的等或低代谢肝转移病灶转为稍高代谢。结论GIST肝转移18F-FDG PET/CT显像通常边界清楚,常合并囊变、出血或坏死;代谢表现多样;延迟显像有助于低代谢GIST肝转移病灶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