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治疗胃小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21例患者胃小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标本CD117、CD34和Desmin的表达。术后第7天、第1、3及6个月和1年后分别复查胃镜检查,观察瘤体脱落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21例病例中,20个瘤体完全分离,完全分离率为95.2%;1例患者瘤体未能完全分离,但随圈套器脱落而坏死。所有21例患者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未出现内镜下复发。结论治疗胃小间质瘤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切除彻底等优点,为胃小间质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柴芩承气汤对其免疫功能及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柴芩承气汤治疗,经过2周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血淀粉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血清Ig M、Ig A、Ig G水平比对照组高,血淀粉酶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柴芩承气汤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其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血淀粉酶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钳夹术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内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及内镜下金属钳夹术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及即时止血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96.67%,80.00%;90.00%,66.67%),二次出血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33%,20.00%),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811、4.043,P=0.044、0.028、0.044)。出血停止时间、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7.71±1.08),(12.34±2.79)h;(3.32±0.74),(4.21±0.87)d;(4.25±0.33),(5.02±0.46)d],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t=8.477、4.268、7.449,P均=0.000)。结论:内镜下金属钳夹术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可以加快止血速度,缩短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刘申颖    施彦卿    梅鹏飞    李志英    雷霞   《医学信息》2019,(22):87-9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中晚期肝癌(HCC)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在我院诊断为Ⅲ~Ⅳ期HCC的患者85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28例)、B(29例)、C(28例)三组,A组患者用PEI开始治疗,1~2周后予PRFA治疗;B组患者先行PRFA治疗,1~2周后行PEI治疗;C组患者同时接受PEI和PRFA治疗。随访6个月~3年,比较三组患者生存率、肿瘤消融坏死体积、消融后体积、完全消融率、无水乙醇用量、射频能量及肝功能损害指数(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A组患者生存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肿瘤消融坏死体积大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消融后体积小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完全消融率为82.76%,高于A组的71.43%和C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无水乙醇用量、射频能量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和PRFA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且有效的,其中以PEI联合PRFA序贯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模型构建,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9年9月-2022年9月九江市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35例ERCP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胆道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29例),未发生胆道感染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206例)。分析ERCP术后胆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构建的回归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29例ERCP术后胆道感染患者共检出4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占比分别为18.37%、81.63%,其中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4.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胆汁引流不充分是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回归方程模型:Logit(P)=-2.078+糖尿病×0.897+术后胆汁引流不充分×0.934,ROC曲线分析显示,当Logit(P)>13.08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95%CI:0.821~0.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