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肠憩室病在腹部外科中既非常见病 ,也非罕见病。我院自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 39例 ,现总结其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中男 2 5例 ,女 14例 ;年龄 7d~ 75岁 ,平均 4 5 75岁。憩室位于十二指肠 15例 ,球部及横部各 1例 ,余 13例均位于降段的不同平面。空肠 10例 ,空肠憩室部位分别距离屈韧带 10~ 15 0cm ,2例为单发 ,8例为多发 ,最多憩室数达 2 0个。回肠 14例。距离回盲部分别为 5~ 10 0cm ,1例合并升结肠多发 (4个 )憩室 ,13例为单发憩室 ,其中Meckel憩室有 10例。憩室颈部直径最小 1 5cm ,最大 4 5cm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48例,其中输尿管结石126例,膀胱结石17例,尿道结石5例。结果其中输尿管结石一次性结石粉碎率90.5%;8例输尿管结石因结石上移至肾盂放置双J管,术后行ESWL碎石成功;4例因输尿管狭窄改开放手术,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均成功粉碎。结论此碎石方法成功率高,尤其对输尿管下段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效果确切,损伤小;如与ESWL治疗方法结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电烧伤创面的修复特点.方法分析近年收治的16例电烧伤,对创面修复方法进行探讨.结果3例经短期治疗后出院,余13例治愈出院,其中手术治疗8例,早期手术修复创面及筋膜皮瓣应用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手术时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可早期手术,某些情况下则应延期或分期手术修复创面.筋膜皮瓣在修复电烧伤创面具有安全、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采用交叉克氏针加喙锁关节的肌腱线固定术.结果按照Karl sson的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A级)35例,良(B级)3例.结论交叉克氏针加喙锁关节的肌腱线固定术,使肩锁关节获得牢固的固定,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不同严重程度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含量(CTX-Ⅱ)的表达情况,探讨CTX-Ⅱ与膝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80例KOA患者,按Michel Lequesen膝骨性关节炎严重度分级(ISOA)分为四组(中度严重组、严重组、非常严重组、极严重),并选择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的膝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膝关节滑液中CTX-Ⅱ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四组KOA患者膝关节滑液中CTX-Ⅱ的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②四组KOA患者膝关节滑液CTX-Ⅱ的表达量:中度严重组<严重组<非常严重组<极严重(p<0.05),CTX表达量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KOA患者中度严重程度以上患者膝关节滑液中CTX-Ⅱ水平随KOA严重性指数的增加而升高,可利用CTX-Ⅱ的含量变化来监测KOA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过激素替代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分别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41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作为研究组(分别记为A组和B组),同期再选取4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记为C组),给予A、B组激素替代治疗(左旋甲状腺素),而C组不做任何特殊治疗,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A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4.88%、9.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三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三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过激素替代治疗后,妊娠期高血压与胎膜早破发生率较高,但其整体妊娠结局与正常孕妇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切口入路在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直切口入路,对照组则采用Judet切口入路行内固定术。记录每个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并进行Hardegger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比较发现,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rdegger功能评定结果比较发现,试验组的整体优良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直切口入路方式术程简便、创伤小、副损伤少,且术后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Judet入路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水泥半髋置换加钢丝环扎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置换组和常规内固定组,置换组采用骨水泥半髋置换加钢丝环扎术治疗,常规内固定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的差异。结果:置换组术后第一、第三及第六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内固定组,置换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常规内固定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半髋置换结合钢丝环扎术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其相比于传统内固定方法,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进行治疗。观察子宫良性病变在改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SH)治疗的情况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实验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等都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经过改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SH)治疗效果显著,大大地降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少,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的处理经验。方法:对26例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4例,一期单纯肠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22例,占84.67%,3例行肠造口,2例行二期肠吻合术,全组死亡2例,术后肠瘘1例。结论:乙状结肠、直肠闭合性损伤误诊及漏诊率高,应争取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一期肠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应为首选手术方法,二期手术仅应用于合并伤严重,腹腔污染严重,全身情况差或损伤时间长,肠管水肿明显者。术中仔细探查,重视合并伤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