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鸟类在近代医学领域中的意义已为国内外医学动物学家所关注。俄罗斯学者П.АПеторищева指出:鸟类在传播乙型脑炎、森林脑炎、马脑脊髓膜炎、蜱传土拉伦氏菌病、立克次体病、李斯德氏菌病和人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鸟类不仅是某些疾病的贮存...  相似文献   
2.
对国境口岸的消、杀、灭工作实施科学化管理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掌握消、灭、灭的处理原则、药械选择原则;药物的剂型、使用浓度、药量必须标准化;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执行质量控制标准;操作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只有达到上述要求,才能保证科学化管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流行病学在传染病方面阐明流行规律,制订防制策略及措施,使一些严重的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检验检疫机关担负着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人或者由国内传出,保护人体健康的重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如描述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都可从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上对检验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大连口岸地区消灭黑家鼠,防止家鼠鼠疫在口岸的传播。〔方法〕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连续3年对灭鼠后的口岸地区的鼠密度、种群构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年共布捕鼠器216000个,捕鼠总数为1123只,年平均鼠密度为5.20%,2001 ̄2003年鼠密度呈下降趋势。经过3年的灭鼠工作,鼠密度下降到0.58%,低于国家标准1%。捕获鼠类经鉴定分为1科2属3种。褐家鼠为绝对优势种;小家鼠为常见种;黑家鼠为稀有种,并于2001年后在大连口岸地区绝迹。〔结论〕通过《大连口岸彻底消灭黑家鼠实验研究》项目的实施,达到了防止有害生物入侵,防止疾病传入传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过去世界上三次鼠疫大流行都是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疫鼠疫蚤而传播的。WHO非常重视船舶防鼠与除鼠工作。《国际卫生条例》有严格规定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也作了具体规定 ,为了给船舶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大连港口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从 1985~1989年进行调查 ,现将材料总结出来 ,以供参考 :1 监测方法1 1 对象 来自国外的中、外籍货轮。1 2 监测内容 船舶鼠类种群组成、鼠类栖息场所、鼠类食性、活动规律、船舶鼠类来源、船舶结构与鼠类的关系、船舶航线与鼠类关系、船舶防鼠与除鼠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出现的食源性传染病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出现的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地域不断扩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新出现的几种主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流行的原因,提出了控制食源性疾病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世界家鼠鼠疫流行概况与防制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鼠是家鼠属的泛称。家鼠属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家栖、野栖和家野两栖3种类型,这些鼠类分布于世界各地。自从发现鼠疫菌和流行病学确认了黄胸鼠、褐家鼠、黑家鼠、缅鼠等鼠类作为人类鼠疫主要传染源之后,对家鼠的生物学、流行病学,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形成规律,防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疾风暴雨般的大流行可能不再会发生了,但是,目前家鼠疫源地不仅从静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又趋活跃,鼠间鼠疫、人间鼠疫不断发生,为了作好防范现将流行概况与特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