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肺结节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结节性病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诊断肺结节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对比分析良恶性结节动态增强CT值。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65例肺结节病变中,46例恶性结节,19例良性结节。较16排螺旋CT平扫相比,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恶性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肺结节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16排螺旋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动态增强30 s、90 s、480 s 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16排螺旋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可从多方位、多层面显示结节特征,为临床诊断肺结节性病变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英]/Cihan AY…//Haematologica.-2007,92(3).-374~380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其中遗传和后天的各种与血栓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仍有许多病例原因未明。代谢综合征(MS)是以腹部肥胖、血压、血糖和甘油三酯升高以及低高密度脂蛋白为表现形式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DT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康复良好22例(64.7%).中残6例(17.7%),重残2例(5.9%),植物生存1例(2.9%),死亡3例(8.8%).结论:DTICH形成的原因多样.降低DTIC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女,50岁。因头痛3 d就诊。患者3 d前出现顶枕部阵发性牵扯样痛,伴心悸、双下肢乏力。有高血压病史1年,有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史。门诊以血管紧张性头痛收入神经内科。查体:血压150/80 mm Hg。意识清,语言流利,颈软,伸舌居中。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查血总胆固醇6.5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7 mmol/L,载脂蛋白B 1.54 g/L,载脂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尿LH试纸在排卵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重庆市某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并要求行排卵监测的备孕女性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定量尿LH试纸及阴道超声进行排卵监测,对照组采用阴道超声进行排卵监测。每个研究对象均进行3个周期的排卵监测(确定妊娠可提前终止)。观察定量尿LH试纸的排卵检测符合率,并对排卵监测结合指导同房后2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共监测302个周期,出现尿LH峰的有286个周期,超声证实的排卵周期有263个周期,排卵检测符合率为91.96%(263/286)。对照组研究对象共监测338个周期,其中排卵周期有296个。指导同房后,研究组研究对象妊娠率为25.89%,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12.71%(P0.05)。结论定量尿LH试纸的使用不仅操作方便、结果准确,还可实现医生与使用者的在线沟通以及医生对数据的实时监测、管理,为不孕症的辅助检查及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学银  曾宁 《现代养生》2014,(24):288-28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原发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2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的CT图像信息,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诊断,其结果与胃镜下活检及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例CT术前诊断为淋巴瘤,1例CT术前误诊为胃癌;螺旋CT在胃原发淋巴瘤中诊断正确率约95.5%;22例胃原发淋巴瘤病理结果如下,其中12例为弥漫性B细胞性,5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3例为滤泡性淋巴瘤。结论:螺旋CT可准确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生理状态下及异丙肾上腺素灌流对兔界嵴(CT)与梳状肌(PM)细胞动作电位(AP)及钠电流(INa)、短暂外向钾电流(Ito)、L型钙电流(ICa-L)、延迟整流钾电流(IK)及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的影响,探讨CT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酶解法分离兔CT及PM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生理状态下及异丙肾上腺素灌流后CT与PM细胞AP及INa、Ito、ICa-L、IK及IK1的变化。结果①生理状态下,CT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较长,可见明显的平台期;PM细胞AP形态与普通心房肌细胞相似,1期复极迅速,平台期短,类似三角形。②生理状态下,CT细胞Ito电流密度比PM细胞明显降低(7.13±0.38 pA/pF vs 10.70±0.62 pA/pF,n=9,P<0.01),而INa、Ito、ICa-L、IK及IK1则无明显差别。③异丙肾上腺素灌流时CT与PM细胞APD20、APD50、APD90均延长(n=8,P<0.01);指令电位+50 mV时,CT与PM细胞Ito电流密度均减少(n=9,P<0.01)而IK均增加(n=8,P<0.05);指令电位+10 mV时,CT与PM细胞ICa-L电流密度均增加(n=9,P<0.01);IK1在两种心肌细胞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CT与PM细胞AP差异与Ito有关。异丙肾上腺素灌流时ICa-L与IK增强,Ito抑制使CT与PM细胞APD延长,触发机制可能是CT参与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8岁,外出务工人员。因咳嗽、发热1个月,腹部膨胀感半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受凉后出现咳嗽,伴有白色泡沫痰及发热,最高体温达39℃,在务工当地医院行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遂于半月前回我市某县人民医院继续住院治疗。当时咳嗽症状较前减轻,但腹部膨胀明显,间断发热,最高体温达38℃,胸部CT示少量胸腔积液,腹部CT示腹腔积液,行抗感染治疗(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10.
王永清  刘学银 《医学综述》2013,(16):2938-294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的肾脏100%会有所受累,而有50%左右的患者会发生狼疮肾炎(LN),这不仅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并发风险,增加该病的病死率。近几十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SLE和LN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但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对以上两种药物治疗有反应,有5%~20%的患者10年内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成为该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