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牙7问     
木木  刘姚 《健康》2009,(9):63-64
生活中,您是否常被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所困扰?别担心,从此以后,您就有了一个忠实而权威的健康指导热线——北京市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本栏目将陆续刊登12320热线接到的老百姓提出的各类健康问题,并请专业人士解答,您的问题在这里或许也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骨科临床带教过程中,由于护生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的存在,极易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降低患者安全性,因此,要全面的分析骨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探讨保证护理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100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1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和SSR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损害的程度重于上肢(均P0.05);四肢NCS正常的52例糖尿病患者中SSR异常率达67.3%(35/52)。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单独应用SSR检测的总异常率为81.5%,应用NCS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4.0%,两种检测技术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SSR联合NCS检测的总异常率高达90.0%,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联合检测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CS检测的异常率(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无症状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均可受累,且以小纤维神经受累为主,随症状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NCS是诊断DPN的基本检查,将其与SSR联合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一步清除残存传染源,达到消灭丝虫病的目标。方法 按《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和《丝虫病防治手册》的技术要求开展监测。结果 病原横向监测在78个村(居)委监测人群66600人,除在我省丝虫病防治薄弱环节地区琼山市龙桥镇挺丰村委会查到9例阳性病人外,其它村(居)委会均未查到阳性病人;蚊媒监测在18个病原监测点内捕捉人房致倦库蚊2l574只解剖,均未发现蚴丝虫自然感染蚊;每年开展的血清学监测.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接近非丝虫病流行区健康人群水平。结论 海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成果是巩固的.残存传染源已趋向自然净化,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但我省丝虫病防治的薄弱环节地区仍发现阳性病人,为了灭病务尽,防止丝虫病死灰复燃,今后应加强对我省丝虫病防治簿弱环节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开展监测,尽一切可能去查找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石菖蒲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血清炎症因子及s100B、NSE蛋白水平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拉西坦治疗组(阳性组)、石菖蒲高剂量组、石菖蒲低剂量组,每组24只。空白组除外,其余动物复制颅脑损伤模型,成模24 h后,阳性组给予吡拉西坦组灌胃[3.6 g·(kg·d)~(-1))],供试药组给予石菖蒲高剂量、低剂量[高剂量2 g·(kg·d)~(-1),低剂量1 g·(kg·d)~(-1)]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于第1、7、14天动物分批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逃避潜伏期,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IL-10、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ES)水平;各组动物取脑组织,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菖蒲各剂量组血清中TNF-α、IL-6、s100β及NSE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与模型组比较,石菖蒲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石菖蒲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动物模型中血清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降低血清S100B、NSE蛋白水平,减轻脑组织水肿的病理损伤,提高模型动物认知障碍,有效改善颅脑损伤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6.
刘晓新  董桂秋  刘姚 《当代护士》2021,28(9):189-190
目的 探讨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对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选取苏州九龙医院骨科医护人员56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接受了为期10个月的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仅参与调查研究.采用Maslas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调查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变化情况.结果 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前,两组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后,观察组情感耗竭为(18.14±4.63)分,低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t=2.577,P=0.013;t=-2.273,P=0.027);去人性化为(7.16±3.41)分,低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t=3.071,P=0.003;=-2.830,P=0.007);低职业效能为(39.27±8.84)分,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t=-2.943,P=0.005;t=2.975,P=0.004).结论 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能改善骨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血糖症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提高对低血糖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识别.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确诊为低血糖症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1例中19例(7例因发作性意识丧失,3例因发作性一侧肢体无力,5例因发作性反应迟钝、言语缓慢、言语不清,1例因发作性失语,3例因发作性记忆丧失)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误诊时间1 h~5 d;8例误诊为癫痫(5例因四肢抽搐、发作性意识丧失而误诊为全面强直痉挛发作,3例因发作性意识蒙眬、失神样发作、不认识家人或发作性胡言乱语、吵闹、情绪失控的精神行为异常误诊为精神运动性癫痫),误诊时间6 h ~20 d;4例因一侧肢体无力误诊为脑梗死,误诊时间2h~3d.18例入院后经过即刻血糖检测确诊为低血糖症,余13例系入院后监测血糖或于症状反复发作时检测血糖后确诊为低血糖症,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静脉注射,并持续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经过补充葡萄糖治疗后30例痊愈,1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低血糖症多出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复杂,表现多样,仅出现神经系统的表现时,容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的疾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低血糖症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同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后处理对神经元糖氧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活性氧(ROS)/硫氧还蛋内结合蛋白(TXNIP)/NOD样受体相关蛋白3( NOD-like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3, 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培养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经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随机分为神经元组、依达拉奉组、糖氧剥夺组、糖氧剥夺+依达拉奉组4组。各组神经元在完成处理后以CCK-8试剂盒检测神经元活力;以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以ELISA试剂盒检测神经元ROS产生情况;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神经元缺糖缺氧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依达拉奉处理后又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氧剥夺后,神经元凋亡水平、ROS含量、ROS/TXNIP/NLRP3通路相关IL-1β、TXNIP、IL-18、Caspase-1、ASC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依达拉奉处理后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对神经元糖氧剥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R0S/TXN1P/NLKP3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外线疗法联合银离子抗菌敷料在骨科创伤后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85例骨科医疗器械所致创伤后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疗法联合银离子敷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局部炎症消退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消退时间、治疗前后压力性损伤愈合情况[采用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局部炎症消退时间、SIRS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7、14、28 d的PU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红外线疗法联合银离子抗菌敷料应用于骨科创伤后压力性损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患者创面及全身炎症反应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小儿慢性泄泻临床药物治疗往往见效甚微,而灸法对小儿来说既无痛苦,又方便有效,选用四步艾灸法施以治疗,经临床实践,疗效显著,故将四步艾灸法适应症、治疗方法及机理予以总结,以期在治疗小儿慢性泄泻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