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联合方案是当前晚期乳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但此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大,在应用时做好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我科2003年10月以来采用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共23例,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化疗过程顺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辅加冷冻卵巢癌瘤苗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S- TIL)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将 76例卵巢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分为 S- TIL 治疗组及对照组。 2组分别于化疗前及治疗后第 7,14,2 1天采外周静脉血检查 T淋巴细胞亚群 ,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 CD3 +、CD4+、CD8+、CD4+/ CD8+比值在 14d左右即上升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卵巢癌术后化疗联合应用 S- TIL 治疗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从络脉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现代医学对其病机尚未明了 ,主要认为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近年来 ,笔者根据中医络脉理论 ,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方法进行防治 ,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根据络脉理论 ,从络脉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略陈管见。1 络脉生理病理特点络脉虽是经脉的分支 ,但在生理上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无论是在体表 ,还是在体内 ,经脉—络脉—经脉为经络系统普遍分布规律 ,即经为主干 ,通过别络实现其表里相连 ,通过络脉、孙络、浮络实现其与肌肤、脏腑的连属 ,从而形成一个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控制肝癌切除术后腹腔积液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42例,其中,经特利加压素治疗的观察组22例,传统利尿剂治疗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腔积液引流量、术后尿量、肾功能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经特利加压素治疗后,第1、2、3天的腹腔积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259、6.398、8.658,P <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3天的尿量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8、6.850,P <0.05)。观察组有9.1%(2/22)的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对照组为20%(4/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2,P >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109±25)h 和住院时间(25±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3±26)h 和(27±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1、2.674,P <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较传统利尿剂能更有效控制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腹腔积液的形成,并且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前应用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截止日期到2013年3月12日。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HCC切除术前TACE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ACE组与单用手术切除治疗HCC组相比,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的相对危险度(RR)[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7(0.92~1.25)(P=0.38)、1.05(0.79~1.41)(P=0.72)、0.95(0.64~1.42)(P=0.81);1、3、5年总生存率的RR(95%CI)分别为1.01(0.92~1.10)(P=0.85)、1.14(0.97~1.34)(P=0.11)、0.95(0.75~1.21)(P=0.6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合并分析其相对危险度的RR(95%CI)分别为0.89(0.45~1.75)(P=0.73)、0.77(0.25~2.37)(P=0.65)。2组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C术前应用TACE不能提高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但是本研究中纳入的文献数及病例数均较少,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1994年7月到1999年12月,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18-62岁。全部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43例全部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6天,患肢恢复良好,无骨髓炎、骨不连等合并症。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规则性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刘剑勇 《广西医学》2010,32(6):659-662
目的对比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规则性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术后经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患者56例,其中规则性肝切除2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34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情况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则性肝切除组的小肝癌5年生存率为80.0%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的14.3%(P〈0.05),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的大肝癌5年总生存率为45.0%高于规则性肝切除组的5.9%(P〈0.05)。结论两种方法近期生存率相当,远期生存率小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好于非规则性肝切除,而大肝癌则是非规则性肝切除好于规则性肝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的血浆sP-selecti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15d,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30天,患者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后牝15d进一步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手术切除肝癌可降低患者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血浆sP-selectin水平的检测及动态观察可能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病情的发展的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估计会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伴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thrombus,PVTT)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肝叶切除联合经门静脉癌栓切除或经门静脉残端取栓术治疗PLC合并PVTT13例。其中肉眼癌栓10例,镜下癌栓3例。术后3例仅行门静脉化疗(PVC),3例同时行PVC+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1例术后单纯行TACE治疗,6例术后未做化疗。结果无手术死亡,肉眼癌栓全部取出。术后10例出现肝功能损害,其中1例于术后28 d死于肝功能衰竭,余经护肝治疗恢复;5例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予胸腔穿刺抽液后治愈。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60个月。镜下癌栓的3例未复发,非镜下癌栓的9例术后1年内复发6例,行化疗者7例,1年内死亡4例(3例仅行PVC,1例仅行TACE);术后1~2年内复发3例,均为行PVC+TACE者,1~2年内死亡1例。在7例行辅助化疗的患者中,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9%(3/7)和28.6%(2/7)。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PLC合并PVTT的有效方法,术后辅以门静脉化疗及TACE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