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早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是否用艾司洛尔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艾司洛尔组加用艾司洛尔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倍他乐克;对照组仅口服倍他乐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均<0.01),艾司洛尔组心率减慢较对照组明显(P<0.05),硝酸甘油及硝普钠用量亦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艾司洛尔组较对照组可更有效、灵活地控制心率和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2.
测定3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分析其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升高,且高氨基转移酶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断的方法,以提高AD的早期确诊率.方法 分析总结2004年至2009年张掖市人民医院6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6例行普通CTA检查,其中16例行64层螺旋CTA检查;18例行磁共振(MRI)检查;2例行主动脉腔内造影.结果 UGG检查62例,检出Ⅰ型29例,Ⅱ型14例,Ⅲ型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55%.CTA检查26例:Ⅰ型16例,Ⅱ型6例,Ⅲ型4例;行磁共振(MRI)检查18例: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5例;64层螺旋CTA 16例: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8例;主动脉腔内造影2例,均为Ⅱ型.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AD诊断可靠,诊断符合率高,对A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CTA、64层螺旋CTA、MRI、主动脉腔内造影均能对AD起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他汀类和贝特类药联合治疗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血脂各指标水平匹配的2组:治疗组46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每日加服非诺贝特0.25 g;对照组52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服药期间患者需改变饮食习惯,进行低脂饮食。观察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不明显(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对照组TG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者1例,升高幅度达正常值2倍,停用降脂药后恢复正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者1例,未做特殊处理,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未见肌痛。结论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用治疗安全有效,密切监测肝酶和肌酸激酶对保障两药联合安全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早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是否用艾司洛尔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艾司洛尔组加用艾司洛尔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倍他乐克;对照组仅口服倍他乐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均<0.01),艾司洛尔组心率减慢较对照组明显(P<0.05),硝酸甘油及硝普钠用量亦少于对照组(P<0.05,JP<0.01).结论 艾司洛尔组较对照组可更有效、灵活地控制心率和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6.
杨威  王霞  刘凯元 《临床荟萃》2014,29(12):1399-1400
<正>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是指利用无创心电记录仪从体表记录的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图形,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体表心电图尤其是其中的QRS波时限与其他心脏疾病同样密切相关,如QRS波时限可有助于准确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因此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张掖地区H型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张掖地区符合研究要求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例)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12个月,观察组(n=100例)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24个月。对比两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2个月内收缩压、舒张压及Hcy水平均有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之后12个月内观察组仍有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24个月内心脑血管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长期坚持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有效下调血压、Hcy水平,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性期由于胸痛可以引起烦躁、躁动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以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导致夹层进一步撕裂甚至破裂,在没有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需使患者度过急性期再行转院治疗,而常规止痛方法镇痛效果差、持续时间短、反复多次给药副作用大。我们尝试应用镇痛泵缓解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疼痛,从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进一步降低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本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既是内科与外科共同处理的危重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他汀类和贝特类药联合治疗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血脂各指标水平匹配的2组:治疗组46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每日加服非诺贝特0.25 g;对照组52例,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服药期间患者需改变饮食习惯,进行低脂饮食。观察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不明显(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对照组TG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者1例,升高幅度达正常值2倍,停用降脂药后恢复正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者1例,未做特殊处理,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未见肌痛。结论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用治疗安全有效,密切监测肝酶和肌酸激酶对保障两药联合安全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