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江西地区待产孕妇慢性感染的HBV表面抗原"α"抗原决定簇变异特征,探讨HBV母婴传播相关的病毒因素。方法:产前24~48h,收集3948例待产孕妇血清,酶免疫法筛查HBV感染者。抽提HBV阳性血清HBV DNA,PCR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应用Clustal X和Bioedit软件将不同感染者的HBV S基因核苷酸与参考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分析"α"抗原决定簇的变异与HBV血清型。在线genotyping软件分析感染的HBV基因型。结果:3948例检测出178例HBV阳性标本,从146例血清标本中成功扩增出HBV S基因,112例感染B基因型HBV,属于adw亚型,感染率为76.71%;34例感染C基因型HBV,属于adr亚型,感染率为23.29%,B基因型和C基因型HBV的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18例S基因序列上检测到"α"抗原决定簇有突变(突变率12.33%),突变分为7种类型,5例T126A、2例P127T/S、2例Q129H/R、2例M132L、3例T140/I、1例T143M和3例G145R。B和C基因型HBV"α"抗原决定簇突变率和"α"抗原决定簇双环之间的突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江西地区孕妇感染的B和C基因型HBV及其"α"抗原决定簇的点突变可能是致母婴传播高度相关的病毒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与胎盘HB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成两组,研究组44例,于妊娠28、32及36周肌注HBIG 200IU;对照组48例,未用药。采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HBVDNA水平及乙肝五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各层细胞HBsAg及HBcAg的表达。结果(1)92例孕妇胎盘HBV感染43例,各层细胞感染后导致官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OR值)由母面至胎儿面呈逐渐上升趋势。(2)研究组胎盘HBV总的感染率为34.09%(15/44).而对照组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研究组胎盘VCEC感染:率为6.82%(3/44),而对照组为27.08%(13/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胎盘VCECHBV感染是官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2)注射HBIG可降低胎盘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异位妊娠残留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8例子宫切口妊娠残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峡部3cm以上不均质团块且血流丰富者9例,采取子宫动脉化疗药输注+栓塞+清宫术治疗,失败1例,成功率为88.89%;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峡部3cm以上不均质团块4例,采取甲氨喋呤+清宫术治疗,2例失败,成功率为50.00%;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峡部3cm以下不均质团块4例,采取甲氨喋呤+清宫术治疗全部成功;1例单纯清宫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残留的治疗可依据阴道彩超的结果做不同的选择;子宫动脉化疗药输注+栓塞治疗切口妊娠残留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大出血时可代替子宫切除术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本院2000年5月~2010年5月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病例107例,按前后5年分成两组,分别为42例和65例.前5年采用了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和剖宫取胎术;后5年采用米非司酮和依沙吖啶联合用药、剖宫取胎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剖宫取胎率及阴道娩出者的时间和出血量.结果 前5年83.3%(35/42)引产后阴道娩出,16.7%(7/42)剖宫取胎;后5年有95.4%(62/65)引产后阴道娩出,4.6%(3/65)剖宫取胎,两组阴道娩出者的产程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剖宫取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5年中介入组(米非司酮+依沙吖啶+子宫动脉栓塞)与药物组(米非司酮+依沙吖啶)的产程时间和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和依沙吖啶联合用药应用于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能够缩短分娩时间,减少出血量;针对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合并剖宫产史者或产程中阴道出血多者加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能缩短产程时间,快速有效止血,加速分娩,降低剖宫取胎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宫颈癌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癌患者和健康女性宫颈活检组织或术后病理组织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比较其差异并分析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5);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年龄、吸烟史、酗酒史和病理类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且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良围生结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不良围生结局及相关因素。 方法 通过对 15 0例 ICP患者胎儿电子监测 (NST)、脐血流 (S/ D)、胆汁酸、肝酶、胆红素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ICP患者 NST、 S/ D与围生儿结局无明显关系 ,胆汁酸水平升高 4倍以上者早产率明显增加 ,胆酸与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 (超过 10 0 U / L )水平升高者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 ,胆酸与胆红素水平升高者围生儿死亡率增加。 结论  ICP患者不良围生结局的预测应综合多项检测结果分析 ,一旦有不良倾向 ,应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腹茧症是一种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蚕茧状纤维包膜包裹的罕见腹部疾病。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病情严重者多以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的症状为主,育龄期女性则多表现为原发性不孕。现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妊娠合并腹茧症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如下。例1,患者,30岁,G1P0。因"停经39+1周,双胎妊娠"于2013年3月18日入院待产。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 2012年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4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42例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患者在术后2天进行B超下清宫术。结果:42例患者中,40例均未行其他治疗而治愈,血β-HCG下降明显,无内外出血倾向,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5%,其中有2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经过对症治疗,恢复正常。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刘凌芝  郑九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38-4140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63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6.94%(44/634);其好发高危因素包括: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史、前次分娩有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2)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组子宫切除率为31.82%(14/44),未植入组子宫切除率为1.19%(7/590),有显著性差异(x2=119.97,P<0.005).其中剖宫产史、子宫颈部位膨大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3)保守治疗采取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成功率达100%.结论:(1)有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或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应高度怀疑胎盘植入,术前评估及准备充分;有利于减少母儿危害.(2)子宫下段环形连续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填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对有割宫产史,术中发现子宫颈部位膨大者,如有短时间无法控制的出血,应果断地采取子宫切除手术,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及胎盘感染与宫内感染关系,进而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外周血行HBV 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胎盘组织行HBsAg及HBcAg的检测。结果(1)HBeAg阳性孕妇与HBeAg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1.2%(11/52)和0(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 DNA阳性孕妇与HBV DNA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8.64%(11/59)和0(0/33),差异有显著性(P〈0.025)。(2)9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盘中共检测出43例HBsAg和(或)HBcAg阳性,阳性率由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由胎盘屏障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S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而致的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0R)分别为4.53、7.15、9.33和24.33,0R值从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与孕妇乙肝感染状态有关,HBV宫内感染以经胎盘感染为主,感染胎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细胞转移方式实现的,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BeAg阳性、HBV DNA阳性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是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