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豚鼠体内硫的含量增加,可使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退变,如果体内含硒量也增加,心肌不产生退变.高硫能掏机体摄取硒的能力,使体内含硒量下降。心肌退变的程度与体内含硒量呈反相关。这提示高硫对心肌的损伤是通过低硒来完成的,高硫只是诱发低硒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胃肿瘤及正常胃组织中P16与MDM2的表达 ,探讨其在肿瘤凋亡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结果 :胃癌中P16阳性率为 69% ,MDM2阳性率为 75 % ,它们与正常胃组织及良性胃肿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胃癌的细胞凋亡中 ,P16与MDM2均发挥了其各自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为临床胃癌的组织学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也支持胃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大体染色对寻找隐性乳腺癌灶的示踪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常,作为首发体征出现的腋淋巴结肿大,经病检证实为实性癌转移时,探查原发部位的主要目标自然是同侧或/及对侧乳腺。但有时不仅临床手段不能发现乳腺可疑包块,甚至在尽可能排除了其他器官原发癌的前提下施行乳房根治术,病理医师在离体标本上也难以找到癌灶的所在。笔者试图通过大体标本染色法提高取材的准确率,经初步探索,与常规方法相比较,显示了一定的示踪效果。1材料与方法乳房根治标本2例,均系无意中发现腋窝区肿块,经活俭确定为淋巴结转移性实性癌,疑为乳腺癌转移。但经各种临床检查未发现乳腺癌性包块的存在,在尽可能排…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膜状物的胶体金免疫电镜研究刘俐敏唐志佼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hagicfever,EHF)较重型患者尿中可有膜状物出现,查阅国内外有关EHF尿标本研究文献,尚未见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法对膜状物进行研究的报道。我们应用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散结方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益气养阴散结方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并用AnnexinV/PI染色法检测凋亡率。结果药物组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散结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胆囊癌癌细胞含异位HCG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用PAP法研究了29例胆囊癌癌细胞和3例胆囊胆固醇息肉的腺上皮细胞的HCG。结果前者中2例阳性,均为低分化癌,而高分化、中分化胆囊癌以及胆固醇息肉病例全部阴性。说明胆囊癌癌细胞可产生HCG,同时说明HCG阳性是恶性度高、预后差的指标。还初探了此癌产生HCG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的记录,对英格兰和威尔士88个郡70岁以下的人群中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和评估。作这种评估时,必须考虑到各郡辖区与最靠近的CT中心的距离.因为调查发现,离CT中心仅数英里的各个地区,其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在内的各类痴呆和癫痫的患病率均较CT中心所在地为低。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6岁,足月产后10天,因腹部包块,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烧,畏寒入院,门诊以“子宫复旧不良”,“腹痛原因待查”收住院。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15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护理,治疗后随访跟踪.定期复查和保健指导。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加快了患者的恢复。使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时治疗,早日康复.免遭反复手术之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m23基因蛋白、D2-40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3例人胃癌组织中nm23基因、D2-40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P〈0.05),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倾向呈负相关(P〈0.05);D2-40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在Ⅲ~Ⅳ期胃癌显著高于Ⅰ期胃癌(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倾向呈正相关(P〈0.05);胃癌中D2-40及nm23基因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nm23基因与D2-40的表达在胃癌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预测胃癌的淋巴转移、判断预后及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