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扁桃体癌仅次于喉及其有关的癌肿,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它是淋巴系统的肿瘤,因而侵及淋巴结的发病率很高。有关本病的文献多着重于治疗方法和疗效方面.目前随意采用化疗的试验性治疗例数正在不断增加。是以彻底了解能够影响其预后的诸因素就显得特别重要。Oreggia等对79例扁桃体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只包括原发于腭扁桃体者;累及毗邻组织的晚期病例,只选择整个扁桃体被累者。病人平均年龄58.1岁(34~92岁),男64例,女15例,男:女为4.3:1。病例按国际抗癌协会  相似文献   
4.
刘佩贤 《护理研究》2010,(4):1127-1127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普通塑料桶或生活垃圾桶内套专用医疗废物收集袋的办法收集病区医疗废物,达到分类收集的目的;但使用过程中,医疗废物袋易滑落,导致医疗废物投在医疗废物袋之外,从而导致引发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
刘佩贤 《护理研究》2009,(5):1293-1293
急救室管理工作的好坏是抢救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我院自2004年以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急救室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了高效、节约、安全、便捷的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使我院的抢救药品、物品、器械的完好率持续保持在100%,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机。  相似文献   
6.
在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过程中,瞳孔的变化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在伤后最初几小时内,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对早期诊断颅内血肿和脑疝具有特殊价值。现将167例颅脑损伤患者瞳孔观察的体会浅述如下。1观察瞳孔的方法正常成人瞳孔直径4mm,其变化范围在1.5~8mm之间,临床上一般将瞳孔小于2mm定为缩小,大于5mm则定为散大,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观察瞳孔时,要用聚光较强的手电筒对准视轴照射,同时观察两侧瞳孔的大小、形状,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再将光源移开,观察对光反射是否灵敏、两侧比较是否…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康复指导的内容主要有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排便指导、运动指导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参与康复护理的能力,在延缓病程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铬(V1)-苯基萤光酮(PF)-十八烷基二甲基氨基乙酸(ODMAA)体系的分光光度特性和最适宜的显色条件,在两性表面活性剂ODMAA存在下,于pH5.5~7.0的缓冲介质中铬(V1)与苯基萤光酮形成紫红色络合物,显色体系在580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为1.32×105L.mol1.cm1,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1013C+0.00053,变异系数为1.17~4.80%,回收率为97.0~103.0%。方法简便稳定,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好.混合掩蔽剂存在下.可直接测定水中铬(V1).本法与二苯碳酸二肼比色法同时测定样品中铬(V1).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普通塑料桶或生活垃圾桶内套专用医疗废物收集袋的办法收集病区医疗废物,达到分类收集的目的;但使用过程中,医疗废物袋易滑落,导致医疗废物投在医疗废物袋之外,从而导致引发交叉感染[1];而且由于是逐个分开放置,在同时处置多种医疗废物时需逐个开盖,十分麻烦,且占地面积大,不能移动,使用不便,也达不到整洁美观的效果,同时还造成运送过程的二次污染.为此,我院于2007年自行研制了一款医疗废物处置车,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告干扰素有抗肿瘤和使喉乳头状瘤消退的作用。本文报告一个用干扰素治疗喉乳头状瘤的同时并发鳞状细胞癌的病例。病人是一个出生于1964年的男孩。在一岁前即确诊患幼年性喉乳头状瘤。由于呼吸道阻塞,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此后、病人一直带气管套管。虽多次经内窥镜手术摘除、冷冻和显微镜下烧灼、乳头状瘤继续向气管及左支气管蔓延。1974年用自体免疫及博来霉素治疗.仅暂时有效;1978~1979年用左唑咪治疗则没有任何效果。以后遂开始用人干扰素β肌注,每月做内窥镜检查,证明气管、支气管乳头状瘤消退,只是在停药时,乳头状瘤又复发。三个月后,又用人干扰素α肌注,持续4(1/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