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丹姝  关锋  刘丹妍 《吉林医学》2009,30(14):1388-138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中的处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所实施CSEA麻醉的方法及临床资料。结果:CSEA具有用药量少、作用快,手术部位肌肉松弛,循环稳定的作用。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适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术中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老年前列腺癌(Pca)骨转移治疗主要有外照射放射治疗、镇痛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核素内照射治疗等.本研究通过应用89Sr治疗老年Pca多发骨转移,分析其疗效.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滤除在临床输血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输血治疗的患者在滤除白细胞与未滤除白细胞输血反应率进行比较,观察滤除白细胞输注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032例输血患者的输血反应率进行统计,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来分析自细胞去除和红细胞回收情况,并且比较去除白细胞组与未去除白细胞组发生的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结果:滤除白细胞前的输血反应率为0.6%,滤除白细胞后的输血反应率为0.1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过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制品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反应率,运用去除白细胞输血疗法,可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使白细胞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对体检中心2 849例体检人群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的检测,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2 849例体检人群中,骨代谢异常组男性占37.3%,女性占44.9%,女性患病人数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值逐渐减少。骨代谢异常组中,男性各年龄组间患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P>0.05);女性40~<50岁与50~<60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P<0.05),50~<60岁与60~<70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P<0.05)。骨代谢异常组患者胆固醇、血压水平均高于骨量正常组,BMI低于骨量正常组。结论女性患病人数高于男性,年龄、胆固醇、血压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高BMI能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所以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维持一定的BMI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比61例(109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观察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输入新鲜血小板后24h内,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2)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淋巴瘤患者有效率为88.2%,白血病患者有效率为61.1%;(3)不同体重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随体重增加,有效率降低;(4)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增加而下降,有无并发症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的一个因素。结论血小板输注是防治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治疗应考虑个体化,减少重复输注,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非控制失血性休克期间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治疗效果.方法 SD大鼠24只,复制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失血45%)模型.分3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LR)、羟乙基淀粉(HES)、自体红细胞;Ⅱ组输注LR、HES、人O型红细胞;Ⅲ组输注LR、HES、自体全血.观察休克前、休克1h、复苏2h等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存活时间.结果 血常规指标各组休克1h、复苏2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组显著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和血小板复苏2h与休克1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休克1h、复苏2h比休克前比较HR、LVSP和±dp/dtmax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复苏2h与休克1h比较,除Ⅱ组下降以外,均显著加快或升高,Ⅰ、Ⅲ组相差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 <0.05).结论 大鼠失血性休克输注自体红细胞、LR、HES可很好的纠正贫血和有效复苏,不一定必须输注全血,输注人O型红细胞同样可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输血治疗的患者在滤除白细胞与未滤除白细胞输血反应率进行比较,观察滤除白细胞输注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032例输血患者的输血反应率进行统计,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来分析白细胞去除和红细胞回收情况,并且比较去除白细胞组与未去除白细胞组发生的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结果:滤除白细胞前的输血反应率为0.6%,滤除白细胞后的输血反应率为0.1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过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制品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反应率,运用去除白细胞输血疗法,可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使白细胞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