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群体蜂蛰伤病人的救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名蜂蛰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9例。结论:及时开放绿色通道,迅速评估、安置病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细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诊监护室收治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分布特点,为有效开展急诊监护室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173例急危重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收治时间、停留时间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谱前两位分别为重症肺炎(32.95%)、休克(15.03%);死亡50例,病死率28.9%,其中以重症肺炎病死率最高,占35.09%;救治后好转,以及转普通病房或中心ICU后好转出院123例,占71.1%,住院时间(13.19±12.76)d。对急诊监护室患者各疾病分类APACHEⅡ评分进行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组比存活组APACHEⅡ评分高(P0.05),其余病种的两组间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监护室收治患者以老年、男性、重症肺炎人群居多,对患重症肺部感染性疾病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硬膜外麻醉并发寒战的效果.方法:将52例宫外孕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26例,实验组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结果:实验组发生寒战3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冯雪珍  许颖 《中国药房》2014,(36):3410-3412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比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100 mg、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监护仪监视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组患者术前10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行硬膜外麻醉,选择手术位置的椎体间隙作为穿刺位点,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如无全脊麻醉征象后,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3 ml。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46 L/min。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HR、SBP、DBP、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HR、SBP、DBP、SPO2、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HR、SBP、DBP、SPO2、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麻醉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较咪达唑仑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急诊监护室的疾病谱、季节、时间、年龄及死亡原因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监护室的1 320名病人的诊疗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去向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结果 就诊患者中男性749例,女性571例,男女比例为1.31:1,年龄(70.48 ±17.20)岁。高发年龄组为61~85岁,1、3、5月为就诊高峰月份,前3位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28.7%)、循环系统疾病(24.7%)、神经系统疾病(21.2%);入院率56.2%;死亡患者中以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最高,为27.50%,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23.75%)、泌尿系统疾病(15.00%)。 结论 广州地区急诊监护室患者主要为老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应合理地进行急诊资源配置,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病情顸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一2012年7月急诊室使用无创通气的急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根据患者的死亡和接受气管插管作为预后不良,成功脱机为预后良好,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临床特征、病因和APACHEⅡ分值间的差异,评价APACHEⅡ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62例入选病例中男34例,女28例,根据BIPAP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32例,预后不良组30例。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分值与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呈正相关(OR:1.112,P=0.029),APACHEⅡ分值可预测患者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为0.658(P〈0.02),Cutoff值为〉17,其诊断灵敏度为66.67(47.2~82.7),特异度为59.38(40.6~76.3)。阳性预测值60.6(42.1—77.1),阴性预测值65.5(45.7~82.1)。结论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室内使用无创通气的不同病因的患者具有一定的预后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护理的效果,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分析对我院急诊EICU2010年来均应用罗伊适应模式(RAM)护理7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进行详细阐述及经验总结,引导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评估、问题确定、目标建立、计划、干预及评价。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后,施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建立护理计划,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乌头碱中毒患者进行护理是较好的护理模式,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急危病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相对粗直,血管充盈,外径最大可达0.8~lcm,而且是近心静脉,抢救急危病人时.应用留置针作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满足抢救的人液速度,是抢救急危病人的理想给药途径^[1]。我科自2000年7月~2001年5月,对50例急危病人应用B-D公司第三代套管Y型头皮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穿刺速度快,成功率达78%,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抢救急危病人时用颈外静脉穿刺或外周静脉穿刺两种方法建立静脉通路的效果,为临床在紧急状态下更快速、更有效地建立静脉给药途径提供实践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B-D公司Y型头皮留置针18G、20G,对50例急危病人同时采用颈外静脉及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路。结果:急危病人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外周静脉,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和晚期癌、恶液质病人效果更明显,颈外静脉靠近心脏,血管管径粗,能满足抢救入液速度。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抢救急危病人,能为抢救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用药途径,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和晚期癌、恶液质病人应用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