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平面改良暴露法与传统暴露法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传统暴露法行后腹膜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而B组患者进行双平面改良暴露法行后腹膜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比较A组合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剧烈波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A组(t=4.699、5.964、9.315、24.669、8.095,均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A组(x2 =5.278,P <0.05),而两组患者出现剧烈血压波动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平面改良暴露法行后腹膜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参考Guy's分级系统分成2大组,A组:Guy'sⅠ级及Ⅱ级的病例,共60例;B组:Guy'sⅢ级及Ⅳ级,共60例.A、B组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小组,A1组与B1组使用经皮肾镜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A2、...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经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中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D组(n=21)和2D组(n=21)。两组均行LRP术,3D组采用3D腹腔镜,2D组采用2D腹腔镜。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及肿瘤结局指标。结果: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道重建时间均少于2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2D组,尿控率高于2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尿漏、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性神经保留者术后勃起功能恢复率高于2D组(P0.05);两组肿瘤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组相比,3D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尿道重建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能改善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的恢复,但不能改善肿瘤结局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前列腺癌患者控尿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2D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3D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控尿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拔除导尿管后8、12周的控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除导尿管后24周的控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膀胱颈-尿道吻合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术后控尿功能,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临床随行观察期治疗功效与2010年5月前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96例患者经治疗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比实施剜除术前比分有明显的下降;而与2010年之前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量和平均出院时间,都有显程度的缩短,术前术后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临床观察效果比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及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并发症来探索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方案及手术技巧。方法6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n=30),另一组是在硬膜外麻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n=30),术中两组常规放置双J管,通过对该6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输尿管钬激光碎石组有1例患者术中转开放,其余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时间分别是:(52.0±10.7)min和(68.6±8.0)min,住院时间是:(3.8±1.3)天和f4.7±0.8)天;结石清除率是:87%和100%,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组有4例患者出现结石上移至肾盂,术后通过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经加强抗感染后恢复,有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输尿管狭窄,经输尿管镜下行狭窄内切开并防止双J管后恢复,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输尿管大的结石时相比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及更少的手术并发症,我们的经验提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和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从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和腹股沟疝的患者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患者的术前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20~210 min,平均:(150±35)min,术中出血:150~650 ml,平均:(280±62)ml,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尿失禁,2周后恢复,术后最大尿流率:16~35 ml/s,平均(23±3.5)ml/s,术后无切口感染病例,术后复查B超或腹平片未见残石。结论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案为前列腺增生同时合并膀胱结石、腹股沟疝的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治疗方案,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痛苦,创伤小,并发症少且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3淋巴结清扫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别行D2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和D3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治疗,比较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术后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1-3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4、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备一定手术经验的基础上,对进展期胃癌可行D3胃癌根治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产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在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应用电切镜鞘在外科包膜与增生的腺体之间存在的层面剥离增生的前列腺体,完成剥离后再按顺序分叶切除,通过临床46例的观察,对手术安全性、并发症和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经过剜除的增生腺体,血供基本被切断,术中出血少,外科包膜清楚,视野清晰,利于快速切除,切除速度明显提高。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术中需输血,无电切综合征,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46例随访12~16个月,平均13.5月,无一例患者在随访期间需行第二次手术,无膀胱颈挛缩、无永久性尿失禁,有一例出现前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恢复。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