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脐带华尔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为神经细胞移植探索细胞来源。方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诱导人脐带来源的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分化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观察;了解细胞分化同形态学改变的关系。结果丹参可诱导人脐带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光镜下细胞变短,体积变小,细胞形成双极或多极的细胞体,细胞呈星型,部分细胞的胞质收缩形成细胞的突起;扫描电镜下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诱导后,细胞胞体形成多样的神经样轴突,细胞之间形成网络样的连接;透射电镜下,丹参诱导后,细胞内结构、细胞器发生明显变化,细胞成熟,胞质内可见大量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等,诱导后的细胞可见尼氏体样结构——大量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广泛分布的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线粒体;诱导后的细胞也表达神经细胞的标记。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不仅诱导人脐带来源的MSCs发生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同时伴发有细胞分化的过程和神经细胞杯记表达,证明人脐带来源的MSCs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相关标志物β-tubulin、NF及GFAP 在新生儿外周血的表达情况,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干细胞的动员、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Ficoll hypaque分离液分离新生儿外周血,收集单核细胞层,接种于6孔板.37℃饱和湿度的CO2孵箱培养,7 d后更换培养液,弃去未贴壁细胞,贴壁细胞用免疫细胞化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 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β-tubulin及NF)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结论神经细胞标志物β-tubulin、NF及GFAP 在新生儿外周血中表达阳性,新生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神经干细胞,这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自我修复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脐带血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带血(HUCB)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向神经样细胞分化,通过静脉注射、纹状体室管膜下层(SVZ)植入等途径,HUCB细胞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活并分化为神经样细胞,提示HUCB细胞有可能取代神经干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和损伤的修复,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粤东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特点并探讨实时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和疱疹液样本病原体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94例手足口病(重症35例,轻症59例)患儿的咽拭子和疱疹液样本,以肠道病毒(EV)通用型、柯萨奇病毒A16(CA16)型、肠道病毒71(EV71)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应用实时RT-PCR法检测样本中的EV,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样本阳性率的样本进行比较.结果 94份咽拭子样本中,EV通用型阳性59例(62.77%),EV71阳性49例(52.13%),CA16阳性18例(19.15%),其中35份重症患儿咽拭子样本中EV通用型阳性31例(88.57%),EV71阳性23例(65.71%),CA16阳性7例(20.00%);94份疱疹液样本中EV通用型阳性44例(46.81%),EV71阳性33例(35.11%),CA16阳性15例(15.96%),其中35份重症患儿疱疹液样本中EV通用型阳性22例(62.86%),EV71阳性15例(42.86%),CA16阳性6例(17.14%).统计资料显示,咽拭子的阳性率高于疱疹液,EV71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7,P<0.05),重症患儿EV71阳性率高于轻症患儿,两组患儿的EV通用型及EV71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89、4.125,P<0.05).结论 2010年我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A16,并且以EV71为主.应用实时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咽拭子的病毒检出率较疱疹液高,重症患儿的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轻症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毒病原谱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49份,同时收集该349例病例中因发热抽搐而需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脑脊液标本130份,选取社区健康体检儿童87份咽拭子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咽拭子和脑脊液标本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应用荧光实时PCR技术,对脑脊液标本检测13种脑炎相关病毒,并对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9份咽拭子标本中,病毒阳性209例(59.9%),其中鼻病毒11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60例,流感病毒A20例,腺病毒10例,副流感病毒一36例,博卡病毒6例,流感病毒C5例,副流感病毒-44例,冠状病毒HJYI/OC434例,流感病毒B3例,wu多瘤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一12例,偏肺病毒2例,冠状病毒NL63/229E1例。87名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均为阴性。130例留取脑脊液标本的病例中,最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58例,病毒阳性22例(37.9%),其中肠道病毒通用型14例,巨细胞病毒3例,腮腺炎病毒2例,柯萨奇A16型1例,单纯疱疹病毒1例,鼻病毒1例。349例人选病例中,咽拭子和脑脊液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63.3%(221/349)。同一患儿检测到病毒混合感染45例(12.9%),占所有病毒阳性病例的20.4%。混合感染率最高为wu多瘤病毒(100%,3/3)和人偏肺病毒(100%,2/2)。病毒阳性病例中,年龄〈6个月病毒感染率最高(72.2%),男性(148例)明显多于女性(73例)。病毒阳性组中非危重病例少于病毒阴性组,而极危重病例则多于阴性组。结论病毒是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全面监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病毒病原谱,对于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毒病原谱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49份,同时收集该349例病例中因发热抽搐而需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脑脊液标本130份,选取社区健康体检儿童87份咽拭子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咽拭子和脑脊液标本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应用荧光实时PCR技术,对脑脊液标本检测13种脑炎相关病毒,并对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9份咽拭子标本中,病毒阳性209例(59.9%),其中鼻病毒11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60例,流感病毒A 20例,腺病毒10例,副流感病毒-3 6例,博卡病毒6例,流感病毒C5例,副流感病毒4 4例,冠状病毒HJYl/OC43 4例,流感病毒B3例,WU多瘤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l 2例,偏肺病毒2例,冠状病毒NL63/229E l例.87名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均为阴性.130例留取脑脊液标本的病例中,最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58例,病毒阳性22例(37.9%),其中肠道病毒通用型14例,巨细胞病毒3例,腮腺炎病毒2例,柯萨奇A16型l例,单纯疱疹病毒1例,鼻病毒1例.349例入选病例中,咽拭子和脑脊液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63.3% (221/349).同一患儿检测到病毒混合感染45例(12.9%),占所有病毒阳性病例的20.4%.混合感染率最高为WU多瘤病毒(100%,3/3)和人偏肺病毒(100%,2/2).病毒阳性病例中,年龄<6个月病毒感染率最高(72.2%),男性(148例)明显多于女性(73例).病毒阳性组中非危重病例少于病毒阴性组,而极危重病例则多于阴性组.结论 病毒是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全面监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病毒病原谱,对于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可能性,为心肌细胞移植探索新细胞来源。方法采用5-氮杂胞苷(5-Aza)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观察诱导后分化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化心肌样细胞的心肌肌钙蛋白I(troponin I)、心肌肌钙蛋白T(troponin T)和心肌结蛋白(desmi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分化的心肌样细胞是否有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和心肌细胞desmin的cDNA表达。结果人脐带MSCs经5-Aza和DMSO诱导后可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分化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的标记troponinI、troponinT和desmin。RT-PCR检测证实,人脐带MSCs诱导前不表达Nkx2.5和desmin,经5-Aza和DMSO诱导后表达心肌细胞标记Nkx2.5和desmin。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样细胞,5-Aza和DMSO可作为心肌细胞诱导剂,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心肌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从人脐带血及脐带分离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并分析MSCs的表面标记。方法人脐带血按常规方法制备单个核细胞,利用MSCs贴壁生长的特性,经培养、换液、传代纯化MSCs;分离脐带华尔通胶(Wharton’s jelly),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脐带MSCs并传代。将传代的MSCs冻存,1个月后再复苏,观察复苏后MSCs的生长情况。利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血及脐带细胞表面抗原。结果经过传代后,贴壁细胞形态趋于同一。人脐血及脐带MSCs体外生长形态相似,类似成纤维细胞,可以稳定增殖和传代。经冷冻保存,复苏后仍能较好生长。人脐血及脐带来源的MSCs表面标记CD29、CD44、CD59高表达,而表面标记CD14、CD33、CD34和CD45低表达。结论人脐带血及脐带均可分离出MSCs,在体外能扩增纯化及冻存复苏,为组织工程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丹参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CD29、CD44、CD59、CD33,用丹参注射液诱导人脐血原代细胞和脐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并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常苷脂(GM1)的诱导作用比较,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和未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人脐血原代细胞中MSCs的表耐标记CD29、CD44、CD59阳性率分别为10.7%、37.27%和66.67%,而造血细胞的表面标记CD33阳性率仅为0.33%。人脐血传代细胞(第5代)MSCs的表面标记CD29、CD44、CD59的阳性率分别为40.2%、70.5%和95.4%。原代培养的贴壁细胞形态呈大小不等圆形和条形,用丹参诱导可表达神经细胞的标记。传代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可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用丹参可诱导这种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nestin,神经元的标记β-Ⅲ类神经微管(β-TubulinⅢ)、神经微丝(NF)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NGF和GMI的诱导作用比较,细胞形态类似,表达相同的神经细胞标记,丹参的诱导速度较快,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标记的比例较高。结论人脐血是MSCs的来源之一,丹参可诱导人脐血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丹参可作为神经诱导剂,人脐血干细胞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显微形态学改变及其意义,为心肌细胞的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从人脐带华尔通氏胶分离、培养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分化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及超微结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分化的心肌样细胞是否表达心肌肌钙蛋白I(troponin I)、心肌肌钙蛋白T(troponin T)和心肌结蛋白(desmin). 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到人脐带MSCs经5-aza和DMSO诱导后体积变大变长,呈杆状细胞且细胞浆中可见肌丝样结构出现;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分化的细胞浆中有肌丝的存在.同时分化的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的标记troponin I、troponin T和desmin. 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可以作为心肌细胞移植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