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的基本特征、导致早产的原因,为早产的防治、早产儿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7月~2007年7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 517例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比率及早产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517例早产儿中,极早早产占2.7%,早期早产占26.9%,32~35周占42.9%,35~36周占27.5%。超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1 000~2 000 g、2 000~2 500 g分别占总数的2.3%、19.1%、31.7%、46.9%。早产儿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25.7%~33.05%,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早产的主要原因是胎膜早破(24.1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18.5%)、双胎及其并发症(17.52%)、自发性早产(10.33%)、前置胎盘/胎盘早剥(5.24%)。十年间,导致早产原因排序无明显变化,妊高征、双胎/多胎及其合并症略有上升。【结论】早产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胎膜早破、妊高征、双/多胎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早产诱发因素,是减少早产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莫罗匹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2%碘伏清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治疗3d无效者改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治疗5d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外用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好,恢复快,简便、安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窒息新生儿48例(轻度组),重度窒息新生儿40例(重度组),以同期住院治疗的42例无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进行检测并辅以心电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轻度组新生儿的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而重度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周后,所有窒息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轻度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均恢复正常,重度组患儿仍高于正常水平,轻度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窒息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水平可及时了解患儿的心肌受损情况,对此类新生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感染治疗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收治的300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过对293例新生儿患者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丁胺卡那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头孢菌素较高,同时抗生素联用种类越多,用药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结论:对新生儿感染患者应该给予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可盲目使用,尽量避免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防治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25g/次,给药1次;观察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剂量为2.5g/次,给药1-2次.比较两组新生儿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疗程,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3.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疗程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症状快速消失,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7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本院NICU的感染早产儿的血液、痰液、脐部分泌物等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质控标准进行耐药酶检测,将培养阳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各部位标本共培养出733株细菌.其中痰液419株(56.34%),血液261株(35.61%),脐部分泌物17株,其他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总菌株的65.35%,革兰阳性球菌占31.11%,其他细菌占3.54%;前几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4.32%)、金黄色葡萄球菌(12.69%)、大肠埃希菌(9.41%)及铜绿假单胞菌(7.50%).2.血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70.12%),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97%)、表皮葡萄球菌(20.69%)以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34%).3.痰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91.17%),主要病原菌为克雷伯菌(27.68%)、肠杆菌(14.08%)、大肠埃希菌(13.84%)及铜绿假单胞菌(11.22%).前后5 a比较发现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上升趋势.4.血培养中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28.74%,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23.68%.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占22.0%,产头孢菌素酶细菌占1.28%,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占0.85%.且L型菌及产酶菌均有增多趋势.结论 1.早产儿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其次是败血症;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败血症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2.在10 a间假单胞菌以及L型菌、产酶菌等耐药菌株有增加趋势.3.临床需依据各感染部位的病原学特点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要重视细菌变异及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入我院NICU治疗的早产儿感染患儿血液、痰液、脐部等部位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①733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35%,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31.1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②血培养中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28.74%,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23.68%,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占22.00%,产头孢菌素酶(AmpC)细菌占1.28%,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细菌占0.85%;③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50%以上,且有升高趋势,对万古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杆菌对一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对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泰能)100%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①早产儿细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有升高趋势;②要重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加强消毒隔离;③临床上要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孕妇7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足月分娩的7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在年龄、产检次数、子宫及宫颈发育不良、妊娠合并疾病、应激状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年龄过小或是过大,产检次数少,子宫及宫颈发育不良、生殖道感染、妊娠合并贫血等疾病发生的概率高(P0.05)且应激状态多见,这些可能构成早产的相关因素。结论:早产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才能有效地防治早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α_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起效快,能够较快改善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