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尿毒症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脏的情况,因此提高对尿毒症性心脏病的诊治水平十分重要.1 心包炎Bright于1936年首次提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并发心包炎.在尚未开展透析疗法的年代,尿毒症病人一旦出现心包炎,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多在1~3周内死亡.有些老的教课书中甚至将尿毒症患者的心包摩擦音比喻为送葬的钟声.自从广泛开展透析疗法以来,患者预后有了明显的改观.尿毒症心包炎的发生率因观察对象、发病早晚而有差异,文献报告为28~70%.由于临床诊断多依赖心包摩擦音的发现,故临床检出率常较低,国内报告多在5~20%之间.尿毒症患者发生的心包炎分为两类,一种属尿毒症性心包炎,是由于毒性代  相似文献   
2.
教学与临床应用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联合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管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4年0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肝胆外科共67例高龄危重急性胆管炎患者接受ENBD联合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被治愈,无死亡病例;3例术后轻度胆瘘,保持鼻胆管及腹腔引流通畅,均在1周内痊愈,未作特殊治疗;2例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出结石;除1例术中发现鼻胆管脱出胆管,其余患者鼻胆管均在位。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1.9±18.6min),平均住院时间(13.2±5.9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1±2.8天),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3~7天),患者手术耐受性好且定期随访未见显著并发症。结论 合理把握手术适应症,对高龄危重胆管炎患者行ENBD联合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是一种疗效满意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同处理因素对SD大鼠肠道菌群数量及比例的影响。方法根据围手术期不同处理因素,将SD大鼠48只分成对照组、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禁食组、抗生素-肠道准备组、抗生素-肠道准备一禁食组、肠道准备-手术处理-抗生素.术后早期进食组(术后早期进食组)及肠道准备-手术处理.抗生素一术后禁食组(术后禁食组)8组。每组6只.处死后取回盲部粪便.采用倍比稀释法分别涂在选择性培养基上,37℃恒温培育48h,对大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大鼠细菌总数、类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而大肠杆菌水平上升(P〈0.05),杆菌与球菌的比例(杆球比)升高(P〈O.05):肠道准备组大鼠细菌总数、类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而大肠杆菌无明显变化(P〉O.05)。杆球比下降(P〈0.05);禁食组细菌总数、类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大肠杆菌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杆球比下降(P〈0.05)。术后早期进食组与术后禁食组相比,大肠杆菌、肠球菌及细菌总数明显升高(P〈0.05),杆球比下降(P〈0.05)。结论抗生素、肠道准备及禁食均可影响SD大鼠肠道菌群数量和比例的改变,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术后早期进食对菌群失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左房心律是起源于左房内的异位节律,目前倾向于将“左房心律”归于心房下部或交接处心律,近年来国内杂志偶有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左房心律报告如下: 男性、21岁,上腹部胀痛,恶心,纳差、消瘦一年入院。经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表浅性萎缩性胃炎。既往无心悸心短、心前区不适,无风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7.
季新义  党政 《临床荟萃》2001,16(17):814-814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笔者就其目前治疗近况综述如下。1 改善肝脏微循环药物1.1 维脑路通 维脑路通具有解除肝脏微循环障碍 ,促进血流通畅 ,抑制肝细胞内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阻止血管痉挛 ,结果是病变的肝细胞能够及时得到氧的供应 ,利于肝细胞的恢复 ,促进了黄疸的消退。用法 :维脑路通 6 0 0 mg加入 10 %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续用 4周 ,有效率为 94.4% [1 ]。1.2 丹参 有人报道 [2 ]丹参有扩张血管 ,改善病变缺氧状态 ,改善肝内血流量 ,有利于胆汁的疏通作用。用法 :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 ml加…  相似文献   
8.
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方法 腰椎穿刺 (颈椎侧方穿刺 ) ,用三通管置换脑脊液。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脑积水死亡率明显减少 ,头痛时间明显缩短 ,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起病隐袭,病程较长,常以心脏病变为突出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12例甲亢性心脏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文钦  党政华 《临床荟萃》1997,12(9):385-386
月经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引起许多临床症状,有些酷似内科疾病.认识和熟悉这些内科表现,避免误诊误治是十分重要的.1 月经性偏头痛本病被认为是与卵巢周期有关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偏头痛.有人报道本病120例,其临床特点为:①发病年龄多在12~47岁之间,平均28岁,半数以上病例有阳性家族史;②头痛部位以两颞侧者居多,亦可位于单颞测、前额或整个头部,每次发作数分钟或数小时,持续1~14天,平均4天;③约2/3病例头痛呈规律性月经期发作,每月1次.少数病例数月发作一次或每月发作1~2次;④首次头痛可发生在初潮时,亦可于初潮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