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俞罡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173-17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在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的疗效分析。方法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本院32例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结果在32例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其完全缓解23例(71.9%),部分缓解3例(9.4%),未缓解6例(18.8%),总有效率为81%。结论三氧化二砷是目前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AA患者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组(n=24)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n=26),选择同期2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BMCs Th17/CD4+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IL-17、IL-6表达水平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AAA组及CAA组患者PBMCs的Th17/CD4+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AA组与CAA组Th17/CD4+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A组及CAA组患者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AA组与CAA组血清IL-17和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患者PBMCs Th17细胞比例与血清IL-17、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1=0.714,r2=0.675,P<0.05)。结论 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IL-6在CAA和AAA免疫发病机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4.
俞罡 《中外医疗》2013,32(26):98-98,10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使用地塞米松和强的松进行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地塞米松组治疗的效果好,副作用较强的松组小。结论采用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理想,为ITP的治疗找到新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p73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ALL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骨髓样本,DNA和RNA抽提后用RT-PCR检测p73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p73基因第一外显子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p73基因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率为34.38%,其中9例第一外显子区域均发生甲基化(81.82%);21例p73基因阳性表达,32例ALL患者中,仅1例发生甲基化(4.76%);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p73基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p73基因的阴性表达与ALL患者的高年龄(≥60岁)、高白细胞数(≥30×109/L)及对治疗时间延长(4周取得完全缓解)有关。结论:p73基因异常表达与成人ALL的发病机制有关,具有一定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其甲基化可能是p73基因在ALL中表达沉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例APL合并双眼眼底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6例患者经诱导化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1例单眼视力明显下降者因白血病复发脑出血死亡,4例双眼视力恢复,1例单眼失明.结论:APL合并眼底出血发生率高,易致盲,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Fms 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FLT3)和核仁酸蛋白基因(NPM1)基因突变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35例 AML 患者的资料,检测其 FLT3- ITD 和 NPM1基因,并进行标准方案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巩固强化化疗。随访6~34个月,观察预后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LT3- ITD 阳性患者41例(30.4%);NPM1阳性62例(45.9%);NPM1和 FLT3- ITD 双阳性5例。与 FLT3- ITD 突变阴性患者相比较,单独 FLT3- ITD 突变阳性组完全缓解(CR)率和总体生存(OS)率明显降低,复发率明显升高( P <0.05),无复发生存(RFS)中位时间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NPM1突变阴性组相比较,单独 NPM1阳性组的 CR 率和 OS 率显著升高,复发率显著降低( P <0.05),RFS 中位时间延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LT3- ITD 和 NPM1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很常见,FLT3- ITD 突变阳性预后较差,而NPM1突变阳性预后良好。通过对 AML 患者 FLT3- ITD 及 NPM1突变,可以对预后进行判断,并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系统病变[1],主要特征为多发性神经病变(P),器官肿大(O),内分泌障碍(E),单克隆γ球蛋白病(M),皮肤改变(S),致残率较高。为了能更好地深入了解此病,现就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综述如下。〈br〉 1临床特征〈br〉 POEMS综合征发病年龄分散,可见于15岁~45岁患者。发病有明显性别差异,男性多发。相关症状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单克隆γ球蛋白病、硬化性骨病、内分泌疾病等。  相似文献   
10.
俞罡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88-188,191
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异常造血细胞形成的克隆性疾病,以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异常为主要特征。通过对白血病不同亚群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不同群体的白血病细胞功能不同,研究认为白血病干细胞(LSC)有此有关,文章就LSC起源、免疫表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